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群 公 集 毕 氏 林 亭 唐 /陈 子 昂 金 门 有 遗 世 (一 作 士 )。鼎 实 恣 和 邦 。默 语 谁 能 (一 作 相 )识 。琴 樽 寄 北 窗 。子 牟 恋 魏 阙 。渔 父 爱 沧 江 。良 时 信 同 此 。岁 晚 迹 难 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鼎实(dǐng shí)的意思:形容事物稳定、坚固,不可动摇。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良时(liáng shí)的意思:适宜的时机或良好的时光。
默语(mò yǔ)的意思:默默地说话,不出声音。
琴樽(qín zūn)的意思:指琴酒两种不同的音乐娱乐方式,比喻人才兼备,能力出众。
魏阙(wèi quē)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子牟(zǐ mù)的意思:指年幼的牛羊,也用来比喻年轻有为的人。
- 注释
- 遗世:超脱尘世,远离世俗。
鼎实:形容国库充实。
默语:沉默的话语。
子牟:古代贤人,此处借指热爱朝廷的人。
魏阙:古代宫殿门外的高台,代指朝廷。
渔父:渔夫,隐士象征。
岁晚:晚年。
迹难双:难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 翻译
- 在金门之地,有人超脱尘世,国库丰盈,国家和睦。
他的沉默话语无人能懂,唯有琴酒相伴,独坐北窗边。
子牟深爱着朝廷,渔夫则钟情于江海生涯。
美好的时光或许相同,但到了晚年,他们的足迹却难以重叠。
-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深情寄托、怀念故人之作。开篇“金门有遗世”,金门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遗世则是留下来的痕迹或故事,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对过去的缅绘与眷恋。“鼎实恣和邦”中的鼎实可能暗示着古鼎之实,恣和邦则是在描写一个和谐安宁的国家状态。紧接着“默语谁能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无言的哀愁,寻找知音的困难;“琴樽寄北窗”则是说作者通过弹奏琴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将这些情感留在北窗之下。
接着,“子牟恋魏阙”,子牟可能指的是古代贤人,魏阙则是古代的城楼,这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敬仰。“渔父爱沧江”中的渔父是渔民之父,即李白之父,爱沧江则是李白之父曾经居住在沧江旁,对那里的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情感。
最后,“良时信同此”,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信守;“岁晚迹难双”则是在说随着岁月流逝,留下的足迹越来越难以追寻,表现出一种时光易逝、人事难双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经檀道济故垒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荅马侍御见赠
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苑花似雪同随辇,宫月如眉伴直庐。
浅薄求贤思自代,嵇康莫寄绝交书。
自悲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
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羁卧山中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