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公自为德,而我竟奚因。
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庚所作的挽诗《挽赵秋晓(其三)》。诗中表达了对亡友赵秋晓深深的哀悼和惋惜之情。"取友惭何益",诗人感叹在选择朋友时自己的不足,未能给予赵秋晓足够的帮助;"论昏不厌贫",则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友情超越了物质条件,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深入交谈。"亦公自为德",赞扬赵秋晓的高尚品德,他的行为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仰;"而我竟奚因",诗人反思自己能从赵秋晓那里得到什么,感到惭愧和自责。
后两句"事巧缘何浅,言深死已濒",暗示了赵秋晓的离世来得突然,他们的深厚交谈仿佛预示了他的命运。最后"枕边呼别意,生死见情真",描绘了临终前的告别场景,赵秋晓在枕边的呼唤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这份真挚的情感在生死关头更加凸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友的回忆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亡者的深切怀念。
黑龙江头气郁葱,武元射龙江水中。
江声怒号久不泻,破墨挥洒馀神功。
天人与竹皆真龙,墨竹以来凡马空。
人间只有墨君堂,何曾梦到琼华宫。
瑶光楼前月如练,倒影自有河山雄。
金源大定始全盛,时以汉文当世宗。
兴陵为父明昌子,乐事孰与东宫同。
文采不随焦土尽,风节直与幽兰崇。
百年图籍有萧相,一代英雄谁蔡公?
策书纷纷少颜色,空山夜哭遗山翁。
我亦飘零感白发,哀歌对此吟双蓬。
秋声萧萧来晚风,极目海角天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