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强增饰,宁知吾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屈(bù qū)的意思:指坚强不屈,不向困难低头。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凡人(fán ré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非难(fēi nàn)的意思:指责、责备。
即安(jí ān)的意思:即刻安定下来,即时平安。
践迹(jiàn jì)的意思: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指在前人基础上发展,继续前进。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牛衣(niú yī)的意思:指做牛做马,为他人做苦力。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随遇(suí yù)的意思:根据环境或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适应不同的处境。
徒行(tú xíng)的意思:指徒步行走,没有交通工具可用。
脱粟(tuō sù)的意思:摆脱束缚或限制,获得自由或解放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增饰(zēng shì)的意思:增加装饰,使其更加美观或华丽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为人作真赞(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真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茅茨为居,脱粟为餐”,开篇便点明了主人公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以糙米为食,生活极其朴素。这种简朴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主人公对物质的淡漠,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牛衣自暖,徒行亦鞍”,进一步描述主人公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睡;即便是徒步行走,也如同骑马一般自在。这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凡人皆友,是酒可欢”,表明主人公与世间万物皆能结缘,无论是人还是自然,都能成为他欢愉的对象。通过饮酒来享受生活的乐趣,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略不践迹,未尝恤言”,意指主人公行事不拘泥于世俗的规则,言语间也无须过多顾虑。这种洒脱与自由,正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展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独立精神。
“山林城市,随遇即安”,无论是在山林之间还是繁华的城市,主人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和谐。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内心的平和。
“一旦义重,杀生非难”,在关键时刻,主人公能够坚守道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不仅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对他内心强大信念的体现。
“彼强增饰,宁知吾全”,面对外界的虚伪与浮华,主人公却能保持自我,不受其影响。他深知真正的自我价值,不在表面的装饰,而在内心的完整与真实。
“盖庶几不淫不移不屈者,而以乐吾之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美,认为他几乎达到了不被欲望迷惑、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压力的理想境界,最终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对真我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