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拈花寺二首·其二》
《题拈花寺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僧寺居然道观邻,底须同异辨疏亲。

名山缀景由来久,惟愧何方牖此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辨疏(biàn shū)的意思:辨别是非,理清是非曲直。

道观(dào guàn)的意思:道观是指道家修行的场所,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宁静、清净。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僧寺(sēng sì)的意思:僧寺指的是佛教寺庙,其中僧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僧人,寺指的是佛教的寺院。

疏亲(shū qīn)的意思:疏远亲戚

同异(tóng y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题拈花寺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僧寺与道观相邻的和谐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长久以来被赋予神圣意义的感慨,并流露出对民众福祉的关怀。

首句“僧寺居然道观邻”,描绘了僧寺与道观并肩而立的场景,强调了宗教场所之间的和谐共存。次句“底须同异辨疏亲”,则进一步阐述了宗教之间无需区分差异,它们本就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不同信仰间融合共生的理解和推崇。

第三句“名山缀景由来久”,点明了名山大川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情感、追求精神慰藉之地,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厚联系。最后,“惟愧何方牖此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民众、提升民众福祉的深思,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宗教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思考,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文化审美和人文关怀方面也具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再过西省

云集款芳渚,星言送去轺。

敢烦君命重,不惮宦途遥。

故邑将期到,西山复见招。

簿书如易就,当别在明朝。

(0)

赠虎髯生诗

虎髯生,铁铸形,金铸声,双睛闪烁如怒鹰。

东飞欲尽三韩地,西飞要绝康居城。

刺刺论世事,满口吐甲兵。

于焉栫长图,于焉建交营。

地联大牙霜月苦,天控虎口䨧云冥。

若笑我言狂,我醉勿复醒。

十万生灵定齑粉,夜半鬼燐烧空青。

南方大诸侯,闻之心胆惊。

便遣使者持弓旌,招之至麾下泄此气峥嵘。

生出谢使者,人言慎勿听。

逃入积翠巢崚嶒,身衣鹿皮明,首冠竹箨撑,窣窣起向松风行。

虎髯生,狂似李,粗似彭,何不执取红氂丈二鎗,搴旗斩将声谹谹。

(0)

题西施

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

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

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

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

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0)

次松雨平先生韵

露下梧桐客梦醒,梦中犹记在滇城。

寻山玩水连三月,听雨吟风过二更。

斑白近来添老态,文章千古总虚名。

何时更剪西窗烛,重把新诗与细评。

(0)

忆滇春

颗金螺贝马蹄盐,万井高甍截画檐。

比屋弦歌春皞皞,笼街灯火夜厌厌。

风花献媚熏青眼,雪絮飞香点紫髯。

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

(0)

题纨扇美人

蝶粉蜂黄满眼新,小园微步不胜春。

白团欲把歌唇掩,生怕流莺也妒人。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