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五里强,治地十亩宽。
忽献若神授,久閟由天悭。
兹焉卜寿宫,朱垩浮林端。
莳松既森秀,引泉亦甘寒。
高阜(gāo fù)的意思:形容山势、土地高耸、险峻。
静思(jìng sī)的意思:安静地思考、沉思
面朝(miàn cháo)的意思:面朝表示一个人或物体面向某个方向,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体的朝向。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屈蟠(qū pán)的意思:指屈曲蜷缩成团的样子,比喻受到压迫、束缚而不能自由伸展。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三窟(sān k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的地方。
森秀(sēn xiù)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繁荣美丽。
神授(shén shòu)的意思:指某种能力或智慧是由神明赋予的,形容超凡脱俗。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世虑(shì lǜ)的意思:指因为过度担心而忧虑,对世事忧虑不安。
寿宫(shòu gōng)的意思:指长寿的地方或长寿的人家。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治地(zhì dì)的意思:指治理一片土地或地区,使其安定有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别墅风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出郭五里强,治地十亩宽。奇峰面朝挹,高阜背屈蟠。" 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别墅所在的自然风光图画,诗人从离开城市五里的距离和开辟的田地广度,到奇峰高阜的位置布局,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安逸的空间。
"忽献若神授,久閟由天悭。兹焉卜寿宫,朱垩浮林端。"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似乎是天赐的福地,而“卜寿宫”则暗示这里是一个可以长久居住、延年益寿的地方。
"使君世虑澹,出岭颜如丹。静思三窟危,孰如一丘安。"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尘世纷争的超脱,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静思”二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而“三窟危”与“一丘安”的对比,更突出了宁静生活的珍贵。
"莳松既森秀,引泉亦甘寒。愿言奉巾屦,暇日来盘桓。" 最后几句诗描绘了别墅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于清泉的享受和悠闲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