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其二》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君家家学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新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给札(gěi zhá)的意思:指给予或提供保证、担保。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应给(yìng gěi)的意思:应该给予;应当给予

注释
家学:家族世代相传的学术或文学传统。
陋相如:指像司马相如那样出身寒微但才学出众的人。
石渠:古代皇家图书馆,此处代指学术讨论场所。
古纸:年代久远、珍贵的纸张。
给札:写信或书写文书。
新书:新的著作或书信。
翻译
您的家族传承就像当年的陋室才子相如,适合与众多学者在石渠阁讨论学问。
您珍藏的古纸虽然不多,但愿意分给我一些,自然应当用这些纸张书写新的书信或奏章。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体现了古人对学问传承与文献保存的重视。诗中的“陋相如”指的是苏轼认为自己家的学问基础普通,与古代伟大的儒家学者相比有很大差距。"宜与诸儒论石渠"则表达了希望和其他儒生一起讨论《尚书》中的“石渠”一章,显示出诗人对经典的尊重以及追求更深层次学术交流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则反映了当时文献稀缺的情况。"古纸"指的是珍贵的古代书籍和文物,而这些资源有限,因此诗人希望能得到一份,以便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也从侧面展示了苏轼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努力学习、创作新著作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苏轼深厚的学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同时也透露着个人的学术追求与书写欲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善权寺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

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

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0)

发蜀客

风吹鲁国人,飘荡蜀江滨。

湿地饶蛙黾,衰年足鬼神。

时清归去路,日复病来身。

千万长堤柳,从他烂熳春。

(0)

听崔莒侍御叶家歌

宛罗重縠起歌筵,活凤生花动碧烟。

一声唱断无人和,触破秋云直上天。

(0)

玉环琵琶

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

(0)

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

苦县家风在,茅山道录传。

聊听骢马使,却就紫阳仙。

江海生岐路,云霞入洞天。

莫令千岁鹤,飞到草堂前。

(0)

宿顾城二首·其一

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

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

主人有好怀,搴衣留我住。

春酒新泼醅,香美连糟滤。

一醉卧花阴,明朝送君去。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