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景 诣 琅 琊 精 舍 唐 /韦 应 物 屡 访 尘 外 迹 ,未 穷 幽 赏 情 。高 秋 天 景 远 ,始 见 山 水 清 。上 陟 岩 殿 憩 ,暮 看 云 壑 平 。苍 茫 寒 色 起 ,迢 递 晚 钟 鸣 。意 有 清 夜 恋 ,身 为 符 守 婴 。悟 言 缁 衣 子 ,萧 洒 中 林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符守(fú shǒu)的意思:忠诚守信,恪守原则。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穷幽(qióng yōu)的意思:形容深山僻壤、幽深的地方。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天景(tiān jǐng)的意思:指美丽、壮丽的景色。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晚钟(wǎn zhōng)的意思:指临近傍晚时分敲响的钟声,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即将发生的征兆。
悟言(wù yán)的意思:悟言意指领悟到言辞的深意,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萧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心态或风格自然、洒脱,不拘束,不受拘泥。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云壑(yún hè)的意思:指山势高峻,峰峦重叠,宛如云海和深峡相交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高远和壮丽。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 注释
- 屡访:多次探访。
尘外迹:远离世俗的地方。
幽赏情:欣赏幽深美景的情感。
高秋:秋季的高远天空。
岩殿:岩石建造的宫殿。
憩:休息。
云壑平:云雾笼罩的山谷显得宁静。
苍茫:空旷迷茫。
迢递:遥远。
晚钟鸣:晚上的钟声响起。
意有:心中有。
清夜恋:对清静夜晚的依恋。
符守婴:象征性地比喻为被束缚的责任或职务。
悟言:领悟交谈。
缁衣子:穿黑衣的僧人或隐士。
中林行:在森林中行走。
- 翻译
- 常常探访远离尘世的地方,还未完全领略其中的幽深美景。
高秋的季节,天高气爽,此时才能看清山水的清澈。
登上岩石宫殿休息,傍晚时分看云雾弥漫,山谷变得平静。
苍茫的寒意渐起,远处传来悠扬的晚钟声。
心中留恋着清静的夜晚,但身负重任,如同被束缚的婴儿。
与穿着黑衣的智者交谈,感悟之中,他在森林中潇洒行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游览自然风光的美好情景。"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之心,不断地寻访那些尘世以外的自然痕迹,而且这种探索从未有过饱和满足的时候,总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变得更加辽阔开阔,远处的山川也在这份辽阔中显得格外清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澄明与宁静。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中的“上陟”指的是攀登高处,“岩殿”可能是某个山中寺庙或自然形成的石洞。诗人在傍晚时分攀登至此,看见云雾缭绕的山峦变得平和,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中,“苍茫”形容秋天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清之感。晚钟的鸣响在空旷的大自然中显得特别突出,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秋意和寂静。
"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净夜晚的留恋,同时也强调自己是一名佛门弟子(“符守”即守持佛法之义),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
最后,“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则是说到诗人通过这次旅行,似乎领悟了某种道理,同时也穿着简陋的衣服(“缁衣”)在萧瑟的秋风中继续自己的路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秋时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与净化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咸侄自江宁来省感作并视豫侄
我家积厚笃汝父,有官不就耕经畬。
手培双玉作书种,及预乡举宾皇都。
制科既停趣读律,致泽望断桑海枯。
苟全性命垂廿载,兄处弟出饥所驱。
文诚世盛掌邦禁,四传及汝食庆馀。
出礼人刑取弼教,决狱自古需通儒。
今虽悬象间新旧,审克哀敬能忘诸?
往来南北顷已艾,澄虑玩易知盈虚。
兵休道通远见省,我耄负绁犹海隅。
王城降风总堪恋,未忍尽室离吾居。
妇贤子才旧德在,藜藿可饱常恬愉。
愿若昆友并耆耇,长与群从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