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之月,镜里之形。一顶春雪,半肩秋云。
观而无观曰正观,闻而无闻曰真闻。
这首诗以水中月和镜中影为象征,描绘了杨居士的独特形象。"一顶春雪,半肩秋云",运用比喻手法,形容他的清冷脱俗,如春雪般洁净,如秋云般淡然。"观而无观曰正观,闻而无闻曰真闻",表达了他超然物外的洞察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诗人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自我认同,"画工作汝汝即我",意指通过画作,艺术家能将自己与观者融为一体。"居士识吾吾非君",则暗示杨居士明白自己的身份,但并不追求世俗的认同。
最后两句"是兮非兮分不分,赞之毁之徒云云",揭示了杨居士对于赞誉和诋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这些评价都只是空谈,无法真正触及他的本真。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杨居士的超凡脱俗、深沉内敛以及对世俗评价的豁达态度,展现了宋代禅宗文化中对个人修行和艺术理解的独特见解。
亭亭江上楼,绮窗洞然开。
上有愁思妇,感叹当为谁。
良人别经年,游宦苦不归。
忧来不自媚,堂下寻履綦。
感彼三春花,将同秋叶飞。
中怀如辘轳,日夜不停移。
高堂张素丝,弹作别鹤悲。
馀音入云汉,何由使君知。
寒谷待邹律,虞韶来凤仪。
堪坯育万化,感召理亦微。
谷风应兔嚎,空云拥鳞飞。
兹生岂不念,潜跃会有时。
况予轮翮纤,而乏尘世姿。
虽不事巢蠡,敢与周任规。
超遥一死生,散朗忘是非。
陆沉古有然,安用人所稀。
王郎手持白叠扇,过我草堂求作歌。
作歌鄙俚岂足道,巴唱吴歈争不多。
此扇骨格能抱节,配以楮生如玉雪。
卷舒自我付等閒,用舍繇人不须说。
冬则守寒归箧笥,夏则招凉解炎热。
君不见齐纨出入君怀袖,晚景可怜中道绝。
我歌此扇止于斯,莫羡团圆似秋月。
诸君诸君听我歌,昔人解此唯东坡。
一朝饱吃惠州饭,富贵一场春梦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