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相 里 烛 唐 /方 干 相 逢 未 作 期 ,相 送 定 何 之 。不 得 长 年 少 ,那 堪 远 别 离 。泛 湖 乘 月 早 ,践 雪 过 山 迟 。永 望 多 时 立 ,翻 如 在 梦 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梦思(mèng sī)的意思:梦想、思念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送定(sòng dìng)的意思:指根据事实、情况或规定,确认、确定某种状态、结果或判决。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永望(yǒng wàng)的意思:永远期望、长久希望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 翻译
- 相遇未曾约定时间,离别之时又将去向何方。
青春年华无法长久停留,更何况还要承受这遥远的别离。
泛舟湖上趁着月色启程,踏雪过山步伐缓慢。
长久地遥望站立,反而感觉如同在梦中思念。
- 注释
- 相逢:相遇。
未作期:没有预先约定时间。
相送:相互送别。
定何之:决定去哪里,指不确定的离别方向。
不得:不能。
长年少:长时间保持年轻,比喻青春不老。
那堪:怎么忍受得了。
远别离:遥远的分别。
泛湖:在湖面上泛舟。
乘月早:趁着早上的月光。
践雪:踏着雪。
过山迟:过山时行动迟缓。
永望:长久地眺望。
多时立:站立了很长时间。
翻如:反而好像。
在梦思:在梦中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送相里烛》,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深远思念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离去友人的无限思念。
"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与朋友的相遇没有预定时间,但当朋友要离开时,却又不得不确定方向和目的地。这反映出一种命运无常、人生无奈的情感基调,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
"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和友情难得的珍惜之情,以及面对远行离别时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旅行者的景象,其中“泛湖”、“乘月早”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而“践雪过山迟”则显示出旅途的艰难和时间的流逝。这两种情境对比鲜明,突出了离别时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长久地凝视着朋友远去的方向,内心却像是在做梦一样,对现实中的离别感到不真实。这不仅是对目送之情的描写,也是对友情深度思念的一种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更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与慰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旌节临谿口,寒郊陡觉暄。
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
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苗侍中挽歌二首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优贤几杖在,会葬市朝空。
丹旐飞斜日,清笳怨暮风。
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作无名氏诗,一作李
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
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
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
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
珍禽在罗网,微命若游丝。
愿托周南羽,相衔溪水湄。
山房春事二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