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四》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四》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楚僧话寂灭俗虑虚空

赖有残灯喻,相传暗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中(àn zhōng)的意思:暗中指在不为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动或活动。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翻译
一位楚地的僧人谈论着寂灭之道
世俗的忧虑如同广袤无边的虚空
注释
楚僧:指来自楚地的僧人。
寂灭: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达到涅槃的状态。
俗虑:世俗的忧虑或杂念。
虚空:这里比喻世俗的烦恼无边无际。
赖有:幸亏有。
残灯:灯火残弱,即将熄灭的样子。
喻:比喻。
相传:流传下来的说法。
昏暗中:形容环境不明亮,可能也象征人生的困惑或困境。
鉴赏

这是一首深具禅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烦恼与虚空的宽广,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宁静状态的向往。"楚僧话寂灭"一句,借用佛家“寂灭”之意,指代一切烦恼和束缚都已消失无余,传达出一种对精神解脱的追求。

接着的“俗虑比虚空”则是将世间的忧虑与虚空相比较,暗示着世人的烦恼如同虚空一般广大而难以穷尽,这里的“虚空”既指自然界中的空间,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无为。

"赖有残灯喻"一句,借用了“残灯”的意象,可能是指在黑暗中仍有一线光明可循,或者是在精神上依然有一丝觉醒之光。这里的“喻”字,意味着比喻或象征,比如佛家中的智慧之灯照亮心灵。

最后"相传昏暗中"则是表达了即便在最为黑暗混沌的世态中,也有精神的传承和光明的可寻。这里的“相传”,可能指的是禅理、佛法或其他精神文化的流传,亦或者是对智慧之灯的传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借助佛教的概念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解脱与精神超越的深刻追求。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省躬诗·其十六

孟子善养气,此气即此理。

禀气人人知,理则远言取。

(0)

屈指归来日效白体七首·其六

屈指归来日,荒园满绿苔。

夷犹堪得句,放浪可衔杯。

(0)

至水居

何事驱车缁洛尘,归来烟水味逾真。

寒塘古岸五衰柳,落日秋风一老人。

兀坐冥然天地古,观书恍尔性情新。

未须蒿目忧时事,闻道明君信直臣。

(0)

湖干四时歌·其五

气高彻兮远天,虫凄切兮清宵。

人所悲兮萧瑟,吾独乐兮阒寥。

(0)

湖干四时歌·其一

竹飒飒兮雪堕,梅寂寂兮月明。

芦洲动兮渔火,茅屋响兮书声。

(0)

幽居四乐·其三

我爱陈希夷,神游帝之先。

空山后壁下,谷口飞泉边。

结庐傍丛竹,开户当清涟。

麋鹿游堂上,落华满庭前。

幽人在何许,松下方高眠。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