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繁声(fá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不安的样子。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流转(liú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人之间不断变动或流动。
马祖(mǎ zǔ)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激烈的战斗或竞争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猛、英勇和顽强的精神。
谩说(màn shuō)的意思:胡乱地说话,没有根据地妄加评论或诋毁他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神尧(shén yá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超群出众。
顺逆(shùn nì)的意思:顺逆是指按照顺序或逆序进行,表示事物的前后次序。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同流(tóng liú)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主流不同步。
闻闻(wén wén)的意思:闻到一点声音或消息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 鉴赏
这首诗《耳》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耳”这一意象,探讨了听觉与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诗中以“耳”为喻,描绘了人的心灵在面对外界声音时的复杂感受和内心的自我反省。
首句“此方惟汝选圆通”,以“耳”作为主体,强调其选择性和通达性,暗示了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的主观选择与理解能力。接着,“顺逆都忘信朔风”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耳”在顺境与逆境中的超然态度,如同随风而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体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不遇神尧休用洗,再参马祖却教聋”两句,运用历史典故,以“神尧”和“马祖”分别象征理想与现实、传统与创新,表达了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不应盲目模仿或过度依赖传统,而应保持独立思考,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繁声若逐同流转,本寂才趋又堕空”则揭示了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时,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陷入空洞无物的状态。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粹,才能真正听到内心的声音,实现自我认知与成长。
最后,“谩说返闻闻自性,琵琶哀怨佩玲珑”两句,以“返闻”(即返观内听)与“琵琶哀怨佩玲珑”形成对比,强调了通过内心反省来认识自我,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琵琶的哀怨与玲珑的装饰,象征着外在世界的复杂与诱惑,提醒人们在追求精神境界时,应保持清醒,避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耳”的深入探讨,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精神成长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