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楞伽端介然见访余以病未及谢先此寄之》
《楞伽端介然见访余以病未及谢先此寄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楞伽剧谈高笑,一钵安巢在云杪

我游庐山十年闻名多识面少。

道林过我古南台,路逢泥软手提□。

台舆瓦合果尔,更呼邻僧相与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识(duō shí)的意思:多学习,广泛涉猎知识。

高笑(gāo xiào)的意思:高兴地笑,欢乐地笑

果尔(guǒ ěr)的意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

剧谈(jù tán)的意思:指言辞夸张、夸大其词,言辞过激的谈论方式。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南台(nán tái)的意思:指官方机构或学术机构。

识面(shí miàn)的意思:识别人的面相和表情,以推测其内心思想和真实意图。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瓦合(wǎ hé)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事物完全不相配、不合适。

闻名(wén míng)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远播。形容人或事物的名气非常大。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云杪(yún miǎo)的意思:指云彩散去,天空明朗。形容事物变化迅速,好像云彩一样转瞬即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释德洪与楞伽端介的会面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楞伽剧谈喜高笑”,生动地展现了楞伽端介来访时的喜悦与谈吐的风趣,仿佛两人在高处畅谈,笑声回荡。次句“一钵安巢在云杪”,形象地描述了楞伽端介随身携带的一钵,如同鸟巢般稳稳地置于云端,象征着他的简朴与超脱。

接着,“我游庐山二十年,闻名常多识面少”两句,表达了释德洪对楞伽端介的仰慕之情,以及两人虽久闻其名却难得一见的遗憾。这不仅体现了对对方的尊敬,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道林过我古南台,路逢泥软手提□”中,“道林”可能是指道林寺或与道林相关的人物,这里暗示了楞伽端介在前往或离开的路上经过了释德洪所在的古南台,而“□”字可能是被遮挡或缺失的部分,此处可以理解为某种物品或工具,形象地描绘了楞伽端介在泥泞的路上行走的情景,体现了他旅途中的艰辛与坚持。

最后,“台舆瓦合今果尔,更呼邻僧相与来”两句,说明了古南台的现状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释德洪希望邀请邻近的僧侣一同接待楞伽端介的意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客人的尊重。整个场景温馨而和谐,充满了禅宗文化的韵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高僧之间的会面与交流,不仅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禅宗文化中对于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折枝海棠图

东风庭院紫绵香,翠碧飞来午影长。

啼湿红妆看不厌,祇疑春色在昭阳。

(0)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其八

经游还绝塞,际遇复清朝。

大暑无蒙绤,轻寒已御貂。

盘空齑屡荐,觞至酒频浇。

贫病谙为客,何惭带减腰。

(0)

追和景传新店客舍壁间韵

我梦方酣子遽醒,绝弦可复要人听。

梨花寒食东风恶,泪尽重山宿草青。

(0)

送陈季和

高斋灯火正萧条,忽溯天风上泬寥。

共喜弹冠如贡禹,岂期投笔学班超。

时清桴鼓元无用,岁晚弓旌傥见招。

雪后江南春水活,重来莫厌驿程遥。

(0)

送龙南欧阳县尹

丝纶阁下半同袍,独上南船去莫招。

出宰不嫌官俸薄,过家未觉驿程遥。

长溪白石睛雷转,深洞黄茅毒雾消。

想见行春有佳句,坐令远俗变风谣。

(0)

北山归路呈古心师兼简方外诸友

寻幽偶向灵源宿,却过云关望翠微。

初日映空千树立,惊风绕涧百泉飞。

旧题岁月人频异,乍别烟霞路易非。

幸有潘郎遗事在,何时一钵去如归。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