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愧行(kuì xíng)的意思:指做好事而不留名,默默无闻地行善。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香积(xiāng jī)的意思:指香气浓郁、香味扑鼻。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行厨(xíng chú)的意思:指行走的厨师,形容人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并且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斋头(zhāi tóu)的意思:指斋戒的开始或斋戒的地方。
枕流(zhěn liú)的意思:形容大量的泪水像流水一样从眼中流出。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末尾,立秋之后,广文邱鸣珂先生来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和谐氛围以及园中自然景色的清幽之美。
首联“客来同调自相求,杯泛鸣泉共枕流”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相聚的场景,以“同调”形容二人志趣相投,以“杯泛鸣泉”和“共枕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亲近自然的氛围。
颔联“小径藤萝经雨密,仙家鸡犬隔村幽”则转向对园中景致的描写。藤萝在雨后的湿润环境中显得更加茂密,仿佛是通往仙境的小径,而远处村庄中的鸡犬声,更添了几分隐逸之感。
颈联“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点出了时节的变化。尽管暑气未尽,但已进入闰月,竹林在微风中显得格外清凉,似乎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尾联“惭愧行厨似香积,还输苜蓿在斋头”表达了主人对邱鸣珂先生的歉意与感激之情。虽然准备的菜肴简单朴素,如同佛寺中的香积饭,但主人却认为自己在斋食上有所欠缺,未能提供更为丰富的食物,以此表达对客人来访的诚挚欢迎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以及园中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刘道子游闽兼赴其仲兄文学署中
俯仰百年内,聚散成蕉鹿。
功名富贵等浮云,株守蓬门亦碌碌。
君不见李太白在咸阳,朝朝醉卧美人床。
又不见西京太史公,东趋禹穴北崆峒。
人生快意情非一,有酒可饮山可陟。
醉来拔剑起放歌,顿令山岳增颜色。
刘生岁杪理巾车,别我明朝将安之。
见道七闽山水好,担囊东去采仙芝。
丈夫悬弧志四海,何必乡关恋别离。
览胜书奇凭丝笔,倚马万言可立得。
抽思似涌大江涛,庾也清新鲍俊逸。
到时共对梅萼春,苜蓿斋头酒百巡。
挥弦试鼓高山调,风尘落落少知音。
以君意气薄苍灏,何处逢人不倾倒。
一言得意当千金,大醉宁知天地老。
只今世事日已非,如君肮脏古所稀。
小子嘐嘐雅慕古,生平不与世人期。
斗酒逢君醉自足,狂言浪笑露肝腹。
兹行不作别离看,为君翻赋游闽曲。
《送刘道子游闽兼赴其仲兄文学署中》【明·欧必元】俯仰百年内,聚散成蕉鹿。功名富贵等浮云,株守蓬门亦碌碌。君不见李太白在咸阳,朝朝醉卧美人床。又不见西京太史公,东趋禹穴北崆峒。人生快意情非一,有酒可饮山可陟。醉来拔剑起放歌,顿令山岳增颜色。刘生岁杪理巾车,别我明朝将安之。见道七闽山水好,担囊东去采仙芝。丈夫悬弧志四海,何必乡关恋别离。览胜书奇凭丝笔,倚马万言可立得。抽思似涌大江涛,庾也清新鲍俊逸。到时共对梅萼春,苜蓿斋头酒百巡。挥弦试鼓高山调,风尘落落少知音。以君意气薄苍灏,何处逢人不倾倒。一言得意当千金,大醉宁知天地老。只今世事日已非,如君肮脏古所稀。小子嘐嘐雅慕古,生平不与世人期。斗酒逢君醉自足,狂言浪笑露肝腹。兹行不作别离看,为君翻赋游闽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867c6b3dcd5f7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