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
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
前冈二客来,望我百步许。
矧肯治私道,筑削费杵斧。
黯黯(àn àn)的意思:形容昏暗、阴沉、无光彩。
北土(běi tǔ)的意思:指偏僻、边远的地方。
奔湍(bēn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
避兵(bì bīng)的意思:避免与敌军交战,躲避战斗。
草棘(cǎo jí)的意思:指事物繁杂、复杂纷乱,难以理清或解决的情况。
春气(chūn qì)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或氛围,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候。
丛篁(cóng huáng)的意思:指密集的竹子丛,比喻人群众多。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蒺藜(jí lí)的意思:指刺人的东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顽强的斗志。
疾走(jí zǒu)的意思:快速奔跑,迅猛行动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龃龉(jǔ yǔ)的意思:指因意见不合或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纷争。
军行(jūn xíng)的意思:指军队行进的步伐和队伍的整齐有序。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良苦(liáng kǔ)的意思:指良苦的心情或艰辛的努力。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气动(qì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敏捷。
迁避(qiān bì)的意思:迁避是指避开、逃避或躲避困扰、危险或冲突。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入深(rù shēn)的意思:进入深处,深入其中。
尚自(shàng zì)的意思:尚自意为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诗记(shī jì)的意思:指诗文记述的方式或手法。
私道(sī dào)的意思:私自开辟的道路,比喻违背公共道德、规章制度的行为。
碎石(suì shí)的意思:指碎石块,比喻各种琐碎的事物。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湍怒(tuān nù)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愤怒的样子。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武夫(wǔ fū)的意思:指擅长武艺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
五七(wǔ qī)的意思:指人的身体状态或心理状态不好。
险阻(xiǎn zǔ)的意思:险阻指的是道路险恶,前进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困难重重,处境危险。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崖溜(yá liū)的意思:指拼命追求,冒着生命危险。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杂遝(zá tà)的意思:指事物杂乱、混杂不清。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转山(zhuǎn shān)的意思:指能够移动山脉,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不可能的目标。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铁蒺藜(tiě jí lí)的意思:指坚固、锐利、难以逾越的障碍或阻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艰难历程,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转山五七里,涉涧十百所。”开篇便以强烈的动作描绘出行者在崎岖山地中不断翻越、过河的艰辛过程。这种重复的行为不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也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坚韧与决绝。
“碎石铁蒺藜,锐石木龃龉。”这里的景象描写极富表现力,将山路上的困难形象化为锋利的障碍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感,同时也映射出行者的内心世界。
“岂但行人难,亦复念我马。”诗人不仅感叹自己前进的艰难,还特别担忧自己的坐骑,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和同情之心。
“水涸尚自可,况乃值过雨。”这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洞察,同时也反映出行者在恶劣天气中的不易。
接下来的几句:“正月春气动,江南异北土。崖溜一已滴,奔湍怒如鼓。”则通过季节和地域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激烈的情景描写,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张力。
“缅怀十载前,荆蜀及湓渚。大阃走铃檄,杂遝混民旅。”这一段落中,诗人回忆过去的经历,将个人历史与广阔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展现了深远的历史记忆和对过往岁月的缅怀。
“此驿既已废,十步九榛莽。军行不赍粮,所至赖钞掳。”诗人描绘了一幅废弃驿站、军队匆忙而过的景象,这些细节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
“中产得几家,迁避入深坞。穷户无一物,草棘障环堵。”这里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群命运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和人民的困顿生活。
最后两句:“前冈二客来,望我百步许。意其为武夫,疾走蔽险阻。”则以诗人的观察角度出发,猜测远处行者的身份与动向,同时也映射出战乱时期人们的不安与逃避心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记忆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状况的细腻刻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复杂的情感与思想空间。
草堂荒芜未春暮,乳燕安巢雁北去。
回首蜃水桃始花,及至螺江柳飞絮。
江东绣衣真御史,闻者纷纷毛发起。
日长惟抱空瓮眠,头白应怜故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