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十九白华孝子》全文
- 注释
- 廉耻:指人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对羞耻感的认识。
微缺:轻微的不足或欠缺。
孝未纯:孝顺之心尚未达到完全纯洁的程度。
白华:比喻纯洁无暇的事物,如白色花朵。
皎然:明亮、清白的样子。
身:自身,这里指人的品德。
- 翻译
- 人的廉耻之心有些微的缺失,要明白孝顺还未做到纯粹。
洁白的花朵像什么,就像那光明磊落的自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十九首,题为《白华孝子》。诗中通过“廉耻有微缺,须知孝未纯”这两句,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认为孝行并非单纯的行为,而是与个人品德修养紧密相连,廉耻之心的缺失会影响孝道的纯粹性。接下来,“白华何所似,所似皎然身”以白华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孝子如同洁白的花朵,其纯洁的品性如同身上的光辉,以此赞美孝子的高尚情操。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美,借物抒怀,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崇尚和对孝子美德的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莆田方生自宜兴归应试
闻君诵诗满三百,十年茖魄常自惜。
书生只是数多奇,俗子空嘲玄尚白。
那能环堵事穷愁,乘兴飘然赋远游。
荆溪山水清且美,屡月贪欢犹未休。
荆溪茂宰君妻弟,思君不谓君能至。
山坳水曲日追随,相对浑忘乡土异。
君不见荆人刖足售良玉,好丑由来随世俗。
期君此亵十扬眉,一战能亡三败辱。
丙午年首夏患足疾六月淫雨大作狱屋中水深二尺许囚板漂没六七日始退重此湿感不能步履今一载矣殊觉衰惫恐倏殒灭为十招魂以自慰卧起慷慨援笔立就词固不能尽工也丁未年四月二十五日作·其三
我生不辰,长夜转戚。悠悠苍天,烨烨白日。
沆?弥漫,乾坤穆沕。哭者既死,叹者为失。
旅魂杳杳,十丧六七。呜呼魂兮魂兮,衮职尔补。
少延须臾,孰无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