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双峰山频婆果·其二》全文
- 注释
- 如来:佛教中的至高存在,通常指佛陀。
佛眼:比喻佛法的洞察力或佛祖的智慧之眼。
结子成时:指植物果实成熟的时候,引申为某种成果或智慧的成熟期。
慈悲:佛教中对众生的慈爱与悲悯,也指仁慈、宽容的态度。
广目:形容目光宽广,也可象征智慧的广大和深远。
得争开处便争开:意指在适当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展现出自己的力量或智慧。
- 翻译
- 我听说如来有佛眼,果实成熟时请尽快寄来。
从此以后,我将以慈悲之心修炼广大的目光,一旦有机会展现,就立刻展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乞双峰山频婆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佛教中的“佛眼”和“结子成时速寄来”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急切的愿望和渴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慈悲与智慧的追求。
“佛眼”在这里象征着洞察世间万物的智慧目光,而“结子成时速寄来”则表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这种智慧。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对于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我闻如来说得佛眼,慈悲修广目”,更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慈悲”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与智慧并重,意味着对众生的无限悲悯之心。而“修广目”则是在形象上描绘了一种超越常人的视野和包容性。
最后两句“我得争开处便争开”,在此可解为诗人希望一旦获得了智慧,就要立即将这种智慧应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这里的“争”字用得非常传神,不仅表达了一种急切,还透露出一种坚持和不懈怠努力的决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元素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于智慧与慈悲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追求在生活中的实践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