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欣别有在,菜雨膏黄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马(bá mǎ)的意思:指迅速行驶或奔跑,形容行动迅速。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尺咫(chǐ zhǐ)的意思:尺寸、长度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斗芳(dòu fāng)的意思:指相互比较美丽或芳香的事物。
芳华(fāng huá)的意思:指年轻时光、青春年华。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合神(hé shén)的意思:指人的才智超群,思维敏捷,头脑聪明。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解说(jiě shuō)的意思:用语言或文字来解释、说明事物的意义或道理。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来龙(lái lóng)的意思:
(1).旧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来龙,指龙脉的来源。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朱文公 尝与客谈世俗风水之説,因曰:‘ 冀州 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西游记》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
(2).泛指事物的来源。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下·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学 杜 者专法此等诗,模拟其槎牙突兀,麤皮老干,以为形似;而不知其敦厚雋永,来龙远而结脉深之若是也。”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龙井(lóng jǐng)的意思:指一种具有高质量和独特风味的绿茶,也比喻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日加(rì jiā)的意思:逐日增加、日益增多
神会(shén huì)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神、表情非常凝重、庄重。
雾露(wù lù)的意思:指早晨或晚间的露水,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短暂或虚幻。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小许(xiǎo xǔ)的意思:形容态度谦和、谦虚谨慎的人。
言传(yán chuán)的意思:
(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传者也。” 巴人 《点滴集·争论之外》:“‘诗意’或‘诗的意境’,据说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但我以为它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解的。”参见“ 言传身教 ”。
(2).说话。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传。”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三场:“赤卫军们,不要言传了,叫 老马哥 给咱们讲话!”
(3).方言。捎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时送礼,给我言传,我朝大伙凑!”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游览留馀山居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句“舣舟绿湖边,跋马青山里”,开篇即以舟行湖畔、马蹄踏青的动态场景,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接着,“今日善藏峰,到来讶尺咫”两句,通过对比今日所见之峰与往日印象中的不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变化莫测的赞叹。
“万卉斗芳华,春光日日加”描绘了春天百花争艳的景象,春光渐浓,生机盎然。诗人又以“所欣别有在,菜雨膏黄花”一句,巧妙地将春雨滋润下的花朵比作菜地滋养的黄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雨对于万物生长的重要性。
“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则通过行走于奇石之间、檐下悬挂的瀑布,展现了山间独特的地貌景观。诗人进一步以“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表达对这些细微之处美的欣赏,以及对昨日曾到过的龙井边的回忆。
“雾露掩湖光,凭栏眄渺茫”描绘了雨中湖面的朦胧美,诗人倚栏远眺,感受着这份宁静与辽阔。最后,“留馀解说偈,善现不如藏”一句,借佛教中的“善现”与“藏”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领悟,认为真正的美好难以言说,只能用心体会。
“个中合神会,不可以言传”强调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契合,暗示了超越语言所能表达的深层体验。而“廿字意无尽,惟应李谪仙”则以李白为例,表明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丰富,如同李白的诗歌一样,意味深长,难以穷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