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警》
《闻警》全文
明 / 张家玉   形式: 古风

妖氛日以逼,天子宵衣

我武岂不张,荷戈常苦饥

仰给东西民力亦已疲。

四郊多垒,患不独东时。

寄言肉食者,大厦谁当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大厦(dà shà)的意思:形容局势危急,事物即将崩溃或灭亡。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多垒(duō lěi)的意思:完成多个任务或达到多个目标。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苦饥(kǔ jī)的意思:形容极度的苦痛和饥饿。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宵衣(xiāo yī)的意思:指夜晚穿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现象。

仰给(yǎng jǐ)的意思:表示对别人的赞赏和敬仰,向别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妖氛(yāo fēn)的意思:指邪恶、不祥的气氛或氛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家玉的《闻警》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事的紧迫与国内民生的困苦,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妖氛日以逼”,形象地描绘了边境上敌情日益严峻的局势,犹如阴云密布,步步紧逼。接着,“天子正宵衣”一句,借天子夜不能寐,表达了国家面临危机时君主的忧心忡忡。

“我武岂不张,荷戈常苦饥”两句,揭示了军队虽有斗志,却因物资匮乏而难以全力应战的困境。这里既有对士兵生活条件艰苦的同情,也暗含对战争资源分配不均的批评。

“仰给在东西,民力亦已疲”进一步指出,军需物资的供给依赖于东西两方,而这种长期的紧张状态已经使得百姓劳苦不堪,民力疲惫。这不仅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也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四郊复多垒,患不独东时”则指出,战事不仅局限于东部边境,而是全国性的危机,四面楚歌,无处不在。这强调了战争的全面性和紧迫性。

最后,“寄言肉食者,大厦谁当支”一句,直指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高层官员,呼吁他们要意识到国家的危难,思考如何支撑起国家的大厦。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统治阶层的讽喻,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沉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反映时代特征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让人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家玉
朝代:明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你喜欢

白头翁

疏蔓短于蓬,卑栖怯晚风。

祇缘头白早,无处入芳丛。

(0)

桂林

不用歌丛桂,谁能更出山?

若无忘世事,来共此中闲。

(0)

杏轩,为倪伯温赋

别屋轩窗绚綵霞,董仙曾以杏为家。

邦人为种几多树,春雨每开千万花。

门外清阴遗世泽,酒边丹实赏年华。

烦君爱惜题诗壁,莫遣轻尘上碧纱。

(0)

王自牧、冷起敬诸文士游西湖、南山,记题其后

近闻甚得湖山乐,惜不与之同一游。

莫问石城来艇子,却思箫管在扬州。

枕边蝴蝶高楼梦,扇底芙蓉小院秋。

今觉司勋非往日,酒间无复旧风流。

(0)

碧梧轩,为贾彦仁、彦德二贡士赋

贾家种玉能成树,上有结巢双凤凰。

阴连深井暮云碧,花落大樽春酒香。

孔雀羽毛歌扇小,石榴颜色舞裙长。

莫教击坠轩前绿,留与吹笙共晚凉。

(0)

拟古秋夜长

云中鸿雁过,门前朔风起。

梧桐叶落金井头,月照乌啼天似水。

谁家机上织回文,夜听啼乌如不闻。

明朝为遣安西使,细意缄题持赠君。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