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冥 山 宋 /陈 师 道 东 山 如 覆 盆 ,石 塔 仍 数 层 。昔 人 行 乐 处 ,时 过 名 不 称 。秋 风 变 草 木 ,樵 径 余 薪 蒸 。四 顾 一 水 间 ,不 复 知 淄 渑 。菰 蒲 万 世 利 ,烟 火 千 人 罾 。平 生 登 山 脚 ,岁 晚 如 不 胜 。求 田 君 勿 问 ,抚 髀 吾 何 能 。飞 鸿 将 目 远 ,秋 水 留 心 澄 。兹 游 岂 不 朽 ,作 歌 记 吾 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不称(bù chēng)的意思:不适当,不得体,不合规矩。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风变(fēng biàn)的意思:指变幻莫测、忽起忽落的局势或情况。
覆盆(fù pén)的意思:比喻事情不如预期,出现逆转或反转的情况。
抚髀(fǔ bì)的意思:抚摸胯部,形容人因欣喜而摸胯部。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过名(guò míng)的意思:指过于追求名利,为了追求名声而不择手段。
留心(liú xīn)的意思:注意、关注、留意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樵径(qiáo jìng)的意思:指山林中的小路,比喻行走艰难的道路。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求田(qiú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劳动者为了自己的生计而耕种田地,含有辛勤劳动和勤奋致富的意思。
山脚(shān jiǎo)的意思:指山的底部或脚下,也比喻事物的开端或起点。
世利(shì lì)的意思:指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薪蒸(xīn zhēng)的意思:指办事冒进,不经过深思熟虑。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淄渑(zī miǎn)的意思:指位于淄河河畔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作歌(zuò gē)的意思:指以歌曲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等。
- 翻译
- 东山高峻如倒扣的盆,石塔层层叠叠依然存在。
昔日人们游玩的地方,时光流逝,已不再有往日的盛名。
秋风吹过,草木凋零,采樵的小径上还残留着柴火的热气。
环顾四周,只有一片水域相连,再也分辨不清淄河和渑池。
菰蒲带来万世的利益,烟火人间,无数的人在这里捕鱼。
平生常在山脚下漫步,如今老矣,仿佛难以承受。
求田问舍的事就别问我了,抚摩大腿,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望着远飞的大雁,秋水让我的心境清澈。
这次的游历难道不会被遗忘?我要作歌,记录我曾经的经历。
- 注释
- 覆盆:形容山势陡峭,像倒扣的盆。
石塔:指塔楼,多为佛教建筑。
昔人:过去的人。
名不称:名声不符,不再匹配。
樵径:伐木者的小路。
淄渑:古代两个河流名,此处泛指水域。
菰蒲:水生植物,有经济价值。
岁晚:晚年,老年。
抚髀:抚摸大腿,表示感叹或自嘲无能。
飞鸿:大雁,象征远方。
澄:清澈,平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登冥山》,通过对东山景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首句“东山如覆盆”形象地写出山势的陡峭,而“石塔仍数层”则暗示了岁月的痕迹。诗人感叹“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揭示出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遗迹让人追忆。
“秋风变草木,樵径馀薪蒸”描绘了秋风吹过,草木凋零,唯有樵夫砍柴的小径还残留着烟雾,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寂寥的氛围。接下来,“四顾一水间,不复知淄渑”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审视,水色模糊,难以分辨,暗示人生的迷茫。
“菰蒲万世利,烟火千人罾”借物寓意,说明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然而个人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平生登山脚,岁晚如不胜”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力不从心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表达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自嘲。
结尾两句“飞鸿将目远,秋水留心澄”寄寓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而“兹游岂不朽,作歌记吾曾”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记录下这次登临的经历,使之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陈师道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