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住(cháng zhù)的意思:常年居住,不离开。
出胸(chū xiōng)的意思:指心胸开阔,气度豪放,不拘小节。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恩波(ēn bō)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特指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樊圃(fán pǔ)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过人。
放生(fàng shēng)的意思:指释放被捕获或囚禁的动物,使其重获自由。
分部(fēn bù)的意思:分散、分离
空穴(kōng xué)的意思:空洞而没有实质内容或根据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屏帷(píng wéi)的意思:屏风和帷幕。比喻阻隔、遮掩。
墙角(qiáng jiǎo)的意思:指人处于困境或险境中,无法摆脱或解决问题。
山樊(shān fán)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本领或学问较高,能力强,有造诣。
寿域(shòu yù)的意思:指人的寿命或生命的年限。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一段(yī duà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经历或一段故事。
约勒(yuē lè)的意思:用力拉扯,施加压力
住地(zhù dì)的意思:指人们居住的地方,也可指暂时停留的地方。
自出(zì chū)的意思:自己出来,指自己主动出现或自己发表。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放生池(fàng shēng chí)的意思:放生池是指供养生物的地方,也可比喻宽容、宽大的心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精心设计并建造了一个放生池,以保护动物免受伤害,同时赋予了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爱护之情。
首句“凿山樊圃幻屏帷”,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开山辟地,创造了一个宛如仙境般的园林景观,其中蕴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自出胸中一段奇”则点明了这种景观的独特之处并非偶然,而是僧人心中深思熟虑的结果,体现了其非凡的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拓寿域归常住地,注恩波入放生池”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放生池的设立目的,不仅是为了延长生命的长度,更是为了给予生命以自由和尊严,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的理念。通过“注恩波”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剪蒿忍放蛙分部,空穴宁教兔不疑”这两句则展现了僧人对小动物的细心照料和保护,他不仅为蛙类提供了栖息之地,还确保兔子等动物不会受到惊扰,体现了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最后,“坐看春风归约勒,先开墙角向南枝”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坐在放生池旁,欣赏着春风吹过,万物生长的美景,而放生池的墙角已经率先绽放出南向的花朵,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僧人用心构建这一和谐生态的肯定和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实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智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
日夕风雪佳,相念思乘兴。
忽忆君在远,离忧纷难定。
入门对新诗,满眼冰玉莹。
因疑君居侧,恍惚不自胜。
别来虽无几,日月稍已迸。
一苇悲河广,况乃山川迥。
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
常恐吊原宪,夫子叹何病。
幸传丞相篇,复见仁者赠。
悬知惬真赏,有以誇历聘。
何用慰索居,一朝再三咏。
送裴殿丞
君已头发白,犹著五綵衣。
出门我意失,赠别双涕挥。
自古不泽禄,念公早旋归。
天欢固为乐,外物焉足希。
达矣老莱子,千年见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