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迥疑生月,梦惊闻打窗。
地垆无宿火,经阁有残缸。
起望兜绵界,谁推堕陋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寺庙中观赏雪景的情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首联“魂清寒妥贴,寺近汨罗江”,开篇即以“魂清”二字点明心境之纯净,加之“寒妥贴”三字,不仅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寺近汨罗江”一句,将寺庙置于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为后续的描写埋下了伏笔。
颔联“夜迥疑生月,梦惊闻打窗”,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感。诗人似乎在梦中与月光相遇,但突然被窗外的声响惊醒,这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既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与细腻观察。
颈联“地垆无宿火,经阁有残缸”,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寺庙内冷清的环境。地炉中没有余烬,经阁里只有残存的油灯,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僧侣们的生活简朴与修行的专注。
尾联“起望兜绵界,谁推堕陋邦”,诗人从室内望向室外,看到的是广阔无垠的雪景,仿佛置身于绵延不绝的白色世界之中。然而,这壮丽的景色背后,却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夜寺庙观雪的静谧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浥露凌霜压众芳,花神变幻两呈祥。
冰姿点绛邀新宠,粉额图黄改晚妆。
剪就绯衣逢上巳,筵开金屋宴重阳。
閒园乐事知多少,日日征歌进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