戆兽鲜猜惧,罗人巧罝罤。
虚获我何饱,实归彼非迷。
斯文浪云洁,此旨谁得齐。
猜惧(cāi jù)的意思:
疑惧。《后汉书·南匈奴传》:“ 比 见 知牙师 被诛……遂内怀猜惧,庭会稀阔。”《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稽胡 酋长 刘仚成 帅众降 梁师都 , 师都 信谗,杀之,由是所部猜惧,多来降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主翁或具瓜果,意甚恭谨……屯弁喜其朴诚,亦不猜惧,约为兄弟。”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多端(duō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种才能或多个方面的特点。
回转(huí zhuǎn)的意思:回转指的是物体或思想在原地或原点周围旋转或改变方向。
奇趣(qí qù)的意思:形容非常有趣、古怪或离奇。
入深(rù shēn)的意思:进入深处,深入其中。
升险(shēng xiǎn)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紧要关头,出现危险或困难。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逃俗(táo sú)的意思: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穴流(xué liú)的意思:指水流泉涌,形容水势湍急、猛烈。
异处(yì chù)的意思: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
踪蹊(zōng qī)的意思:踪迹或痕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石淙(其七)》。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刻体察和独特的情感寄托。
"入深得奇趣,升险为良跻。搜胜有闻见,逃俗无踪蹊。" 开篇四句,诗人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逃离世俗纷扰的心境。
"穴流恣回转,窍景忘东西。戆兽鲜猜惧,罗人巧罝罤。" 这四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奇特景象,以及诗人在观察自然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对生命的理解。
"幽驰异处所,忍虑多端倪。虚获我何饱,实归彼非迷。" 这四句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斯文浪云洁,此旨谁得齐。" 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达到精神境界的自我认同和内心平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孟郊深厚的情感积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他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来寻求内在平衡的心路历程。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尽经始。
庄严万人缘,功就只弹指。
空斋了无事,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一听赏幽耳。
雨馀新月上,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