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犯颜(fàn yán)的意思:无所顾忌地做某事,不顾面子和体面
感物(gǎn wù)的意思:指人的感觉对外界事物产生共鸣或有所触动。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苦语(kǔ yǔ)的意思:指言辞尖刻、刻薄、尖酸刻薄的话语。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伤时(shāng shí)的意思:指因时机不对或时机已过而错失良机,从而遭受损失或失败。
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太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形容人或事物的声势浩大、威力巨大,不可轻视。
天听(tiān tīng)的意思:指听到的话语好像是从天上传来的,形容话语真实可信。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左史(zuǒ shǐ)的意思:左史指的是古代官员中的左辅,也泛指辅佐君主的贤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得张大猷尚书书云比每进对屡以待御为言而邦衡舍人言尤数切云云某为群邪所疾独见知二公因读邦衡和和乐楼诗复用前韵》中的一段。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忠诚与正直的坚守,以及在复杂政治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一月霜台屡犯颜”,描绘了诗人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多次直言进谏,不畏艰难的情景。“未回天听已身閒”,则表达了尽管自己的谏言并未得到皇帝的回应,但诗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爱君忧国寸心赤”,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沉热爱与忧虑,即使在个人遭遇困境时,这份情感依旧炽热如火。“感物伤时双鬓班”,则通过描写诗人因世事变迁而产生的感慨与悲伤,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
“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这两句运用典故,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表达能力的谦逊认识,同时也暗示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即使有满腔热情与智慧,也难以轻易施展。“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最后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虽然受到尚书左史的理解与赏识,但在更大的政治舞台上,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政治斗争的坚韧与坚持,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诗人以忠诚与正直为立身之本,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与坚定的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都人
还车浒西曲,半山含暝色。
朔风刺我衣,欲止不可得。
入城逢都人,白马衔金勒。
下马揖车前,被服甚奇特。
授我一缄书,题识颇修敕。
展书读其辞,耿耿乱胸臆。
一别十三年,安知如顷刻。
劳君远问讯,况此常相忆。
习静厌世喧,冠冕志颇息。
秦马不嘶越,南鸟岂栖北。
野人各有怀,所务在稼穑。
慇勤谢都人,去去慎登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