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末民初动荡时期,面对国家巨变和个人老年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花甲已周”、“万事墉”等词句,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接着,“乱时最怕老年逢”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对动荡时代中年老的恐惧与无奈。
“惊闻劫火连三月”,通过“劫火”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或社会变革带来的破坏与灾难,连续三个月的“劫火”象征着长时间的痛苦与不安。而“未卧常闻半夜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人们在动荡时期内心的惶恐与警觉,钟声似乎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者,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和感慨,以及在动荡年代中个体命运的无力感。通过“步原韵”这一形式,薛昂若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传统诗歌的韵律之中,既体现了对古典文学的传承,也展现了个人独特的艺术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