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四 禽 宋 /周 必 大 人 言 百 舌 巧 ,暑 至 辄 无 声 。不 如 鸠 虽 拙 ,四 时 知 阴 晴 。提 壶 劝 我 饮 ,我 醉 谁 解 酲 。布 谷 独 可 听 ,要 当 早 归 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归耕(guī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归田务农,也比喻人退隐自耕。
解酲(jiě chéng)的意思:解开酒的瓶塞,指解除困扰或解决问题。
可听(kě tīng)的意思:指声音或音乐动听悦耳。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要当(yào dāng)的意思:指有志向、有决心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务。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 翻译
- 人们常说舌头灵活,但到了夏天就不再多话。
比不上斑鸠虽然笨拙,却能四季感知阴晴变化。
它提着壶劝我饮酒,但我喝醉了谁来帮我解酒困?
唯有布谷鸟的声音可以倾听,提醒我应当尽早回家耕田。
- 注释
- 人言:人们常说。
百舌:比喻能言善辩的人。
巧:灵活。
辄:就。
无声:不说话。
鸠:斑鸠。
拙:笨拙。
四时:四季。
阴晴:天气阴晴。
提壶:拿着壶。
劝:劝说。
我醉:我喝醉了。
酲:酒醒。
布谷:布谷鸟。
独可听:唯独可以听见。
要当:应当。
早归耕:早早回家耕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四禽》,通过对四种鸟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观察和生活哲理的感悟。首句“人言百舌巧,暑至辄无声”以百舌鸟为例,说明其虽然能言善辩,但在炎热的夏天却沉默不语,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适应环境之时。接下来,“不如鸠虽拙,四时知阴晴”将鸠鸟与百舌对比,赞扬鸠鸟虽笨拙但四季都能感知天气变化,寓意朴实无华的智慧。
“提壶劝我饮,我醉谁解酲”借酒壶之口,表达诗人对饮酒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孤独无人理解的意味。最后两句“布谷独可听,要当早归耕”则借布谷鸟的叫声提醒人们及时回归田园,过上顺应农时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节奏的尊重。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性强,通过鸟类的行为揭示出人生的道理,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