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朝宗日,君停使者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并驱(bìng qū)的意思:指两者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不销(bù xiāo)的意思:指无论怎样追求,都无法达到或实现。
草昧(cǎo mèi)的意思:指事物模糊,不明朗。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昧时(mèi shí)的意思:昧时指的是不明了时势,不适应时代潮流,不知变通的意思。
上驷(shàng sì)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傲慢自大。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元美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我昔朝宗日,君停使者轩”描述了诗人与元美昔日相聚的情景,诗人前往朝拜,元美停下使者之车等待,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尊重。
颔联“并驱皆上驷,相遇复中原”进一步描绘了两人并肩前行,如同并驾齐驱的骏马,寓意着他们共同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以及再次相遇时的喜悦与感慨。
颈联“草昧时人起,风尘国士恩”则表达了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元美作为国士,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尾联“别来春色满,无处不销魂”则抒发了诗人离别后对元美的思念之情,春天的景色虽美,但心中却充满了离愁别绪,无法释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 仆以戊申之秋,始识吾季沾兄於燕
既而过之,未尝不弥日忘归。
至於一邱一壑,心通神解,殆不容声。
自是朝夕与之期,邻里与之游者,盖十有二年。
己未五月,复别於燕之传舍。
及其得官汴梁,仆已去彼,怅然之情,日日往来乎心也西山六街碧,尝忆酒旗秋。
神交一笑千载,冰玉洗双眸。
自尔一觞一咏,领略人间奇胜,无此会心流。
小驿高槐晚,绿酒照离忧。
木犀开,玉溪冷,与谁游。
酒前豪气千丈,不减昔时不。
谁识昂藏野鹤,肯受华轩羁缚,清唳白苹洲。
会趁梅横月,同典锦宫裘。
念奴娇 次许丹房韵,时将赴镇阳,闻北潭杂
飞雪没马,转沙场叠鼓,三年寒食。
闻道西州春漫漫,晓玉天香欹侧。
华屋金盘,哀弦清瑟,一曲春风坼。
酒乡堪老,紫云莫笑狂客。
我本方外闲身,西山爽气,未信兵尘逼。
拄杖敲门寻水竹,不问禅坊幽宅。
醉墨乌丝,新声翠袖,不可无吾一。
殷勤红扑,好留姚魏颜色。
千秋岁 起晋对菊小酌,有怀溪山酒隐
碧轩清胜,俗物无由到。
沧江半壁山传照。
几窗黄菊媚,天北重阳早。
金靥小。
秋光秀色明霜晓。
手捻清香笑。
今古闲身少。
放醉眼,看云表。
渊明千载意,松偃斜川道。
谁会得,一樽唤取溪山老。
雨中花 仆将以穷腊去汴,平生亲友,零落殆
梅风味颇已动,感念节物,无以为怀,於是招二三会心者,载酒小集於禅坊。
而乐府有清音人雅善歌雨中花,坐客请赋此曲,以侑一觞。
情之所钟,故不能已,以卒章记重游退闲之乐,庶以自宽云忆昔东山,王谢感概,离情多在中年。
正赖哀弦清唱,陶写馀欢。
两晋名流谁有,半生老眼常寒。
梦回故国,酒前风味,一笑都还。
湖光玉骨,水秀山明,唤人妙思无边。
吾老矣、不堪冰雪,换此萧闲。
传语明年晓月,梅梢莫转银盘。
后期好在,黄柑紫蟹,劝我休官。
水龙吟 乙丑八月,得告上都,行李滞留,寄
鸣涧壑。
时去中秋不数日,方遑遑於道路,宦游飘泊,节物如驰,此生*偶复呵铮*而所谓乐以酬身者乃如此,谋生之拙,可不哀邪。
幸终焉之有图,坐归欤之不早,慨焉兴感,无以为怀,因作长短句诗,极道萧闲退居之乐,歌以自宽,亦以自警,盖越调水龙吟也。
与我同志幸各赋一首*晚雨新晴,江月炯然,秋涛水村秋入江场,梦惊万壑松风冷。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