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疑冢》
《疑冢》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祖虞胄稷两难求,枯骨谁知属夏侯

邢史何尝天道邾娄家尽大长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秋(cháng qiū)的意思:指时间长久,秋天漫长。

大长(dà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程度超出寻常,非常大或非常长。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枯骨(kū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干瘪、枯槁,没有生气或活力。

两难(liǎng nán)的意思:处于两个同样困难、无法选择的境地。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夏侯(xià hóu)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

邾娄(zhū lóu)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大长秋(dà zhǎ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繁荣昌盛,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名为《疑冢》,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姚鼐(1732年—1815年),字姬传,号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

《疑冢》一诗,通过一系列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与联想,表达了对历史真相与人物评价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祖虞胄稷两难求”,祖、虞、胄、稷均为古代帝王或部落领袖,这里暗指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难以寻觅其真实面貌。接着,“枯骨谁知属夏侯”一句,以夏侯为代指,意在说明即便是死后留下的遗骸,也难以辨明其真正的归属,暗示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邢史何尝识天道”一句,邢史指的是邢国的历史记录者,这里的“天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诗人在此表达出对历史记录者未能完全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感慨。最后,“邾娄家尽大长秋”一句,邾娄为古代诸侯国名,大长秋则可能是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此句或许是在讽刺某些历史人物或政权,即便在位时权势显赫,但最终仍难逃历史的评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式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真相的探索和对人物评价的深思,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记载准确性的质疑与反思。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同官皆和复次韵·其三

孔父昔所游,父老不能语。

文章翠珉上,如此树高古。

(0)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

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

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0)

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

一书说尽故人情,闽岭春风入户庭。

碾处曾看眉上白,分时为见眼中青。

饭羹正昼成空洞,枕簟通宵失杳冥。

无奈笔端尘俗在,更呼活火发铜瓶。

(0)

自号在家衲子

绝胜人间万户侯,不称俗士不缁流。

又随拄杖去行脚,未办把茅来盖头。

但使宗风嗣庞蕴,谁能佛事觉裴休。

秖应除却闲名字,一听人呼作马牛。

(0)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西湖·其二

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

相从林下寸,一洗水边风。

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

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0)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