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五十四,四次举儿子。
岂不恸其夭,谓有堂儿恃。
应元与祖授,孩殇且勿齿。
我讵敢为恶,堂儿竟童死。
失明固可讥,不忧亦去理。
不孝(bù xiào)的意思:指儿女对父母不尽孝道,不尊敬、不孝顺的行为。
儿子(ér zi)的意思:指男性子女,多用来形容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范世(fà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影响力或声誉超越了一般人,成为一代宗师或者代表人物。
古贤(gǔ xián)的意思:指古代的贤人,特指古代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九龄(jiǔ líng)的意思:形容年老的人。
讵敢(jù gǎn)的意思:指人们不敢或不愿意做某事。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仁者(rén zhě)的意思:指具有仁爱之心、善良品德的人。
世语(shì yǔ)的意思:指世间通用的语言,也可指世俗之语。
失明(shī míng)的意思:指眼睛看不见,也可比喻心智迷失,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勿齿(wù chǐ)的意思:不值得骄傲或引以为荣的事物
贤范(xián fà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为人榜样。
有后(yǒu hòu)的意思:有后指事物有了后代或有了继承人。
志业(zhì yè)的意思:指追求理想、抱负的事业或志向。
这首明代岳正的《哭堂儿》表达了诗人对丧子之痛的深深哀悼。诗中,岳正以自己五十四岁的年纪,四度经历儿子的出生,突显了家庭的不易和对儿子的深厚感情。他提到十九岁的儿子阿增聪明有志,本应有所作为,但不幸早逝,这让诗人悲痛欲绝。他试图安慰自己,认为儿子虽然早逝,但有仁德的人必定有后代,以此寻求慰藉。
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逃避责任,反而自责未能给予儿子更好的保护,让堂儿过早离开人世。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职,即使失明的行为受到指责,他也无从辩解,只能接受这份悲痛。最后,他的哭泣声中充满了深深的悲伤,担心自己的情绪会成为不孝的表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丧子之痛的无奈和自省,以及对儿子深深的怀念。
羲和梦破欲启行,紫金毕逋啼一声。
声从天上落人世,千村万落鸡争鸣。
素娥西征未归去,簸弄银盘浣风露。
一丸玉弹东飞来,打落桂林雪毛兔。
谁将红锦幕半天,赤光绛气贯山川。
须臾却驾丹砂毂,推上寒空辗苍玉。
诗翁已行十里强,羲和早起道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