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山光淡欲无。堤边草色翠如铺。
绿杨风软鸟相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水外山光淡欲无”将读者带入一个光线柔和的自然环境,山色因远而显得淡雅,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堤边草色翠如铺”则描绘了堤岸旁绿意盎然的草地,宛如一块块精心铺设的地毯。这里的“翠如铺”不仅形容了草色的鲜艳,更凸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绿杨风软鸟相呼”中的“绿杨”指的是杨树在春季新叶初长时的颜色,呈现出淡绿色调。这里通过“风软”、“鸟相呼”的描写,传递了春日微风轻拂和鸟鸣交流的声音美感,营造了一种生动、温馨的氛围。
在“牛蒡叶齐罗翠扇,鹿黎花小隘真珠”一句中,“牛蒡叶”指的是牛蒡草的叶子,这里的“齐罗”形容其茂密而整齐;“鹿黎花”则是鹿蹄草开的小黄花,形容其色泽鲜艳且细小,如同珍贵的真珠。这里通过对植物细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突出了春天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最后,“一声何处叫提壶”则是一个转折,突然的一声鸟鸣或其他声音打破了之前的宁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境中,去寻找那声音的来源。这里的“提壶”可能是指古代农夫劳作时用来饮水的小壶,也许是在暗示春日里田间劳动的声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深刻领悟和热爱。每一句都精心构造,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感受那份清新与活力。
昨日观画筴,李成山水真难忘。
寒林远近烟暗澹,绝壑稠叠云微茫。
忽看清溪下野艇,惊残鸥鸟不成行。
我尝指此语座客,安得仙骨来中央。
此事数日尔,忽落图上鸣渔榔。
山重水复滩濑急,雅飞不过吴天长。
嗟予老矣两鬓苍,放浪自得宜深藏。
烦于画筴试检校,恐我割取附益欧峰旁。
渊明解真意,欲辨斯忘言。
我亦厌苦相,颇复参鸡园。
潘侯隐于酒,早悟逍遥篇。
两髯俱似戟,空洞复昭然。
不作逐贫赋,共结贫中缘。
临江吊公瑾,登楼怀仲宣。
何须画麟阁,从渠定天山。
君看持汉节,白首自丁年。
天星粲以繁,斗杓横复直。
其谁移人间,罗列遍阡陌。
绮纨沸笙竽,觞酌事几席。
遥怜山阿人,听钟夜寥阒。
孤峰最高寒,阴崖四时雪。
许分一派风,濯我朱夏热。
江皋春事归,峰头犹凛冽。
报子以回飙,草木亦欣悦。
吾党何水曹,明窗饱书传。
笔头梦缃桃,秀句出黄绢。
胸中万壑冰,璧月共凝远。
未受沈范知,苦乏崔魏见。
效官三径资,立节九秋干。
随牒修水濆,未减潘怀县。
谁知舞文吏,抱牍进凫雁。
烦苛困疲民,欲作抟沙散。
谈笑罢追胥,老稚无遗患。
春风吹城隅,花柳俱纷衍。
胡为动归艎,径去不受挽。
病夫卧幽园,念离情莫遣。
营诗持送君,愁云横绝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