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剥裂(bāo liè)的意思:指事物分裂、破裂或被分割成两部分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魂魄(hún pò)的意思:指人的灵魂或精神。
进拜(jìn bài)的意思:指前往拜访或参拜。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帐幕(zhàng mù)的意思:指帐篷或帐幕,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谒汉高帝庙》,表达了作者对汉高祖刘邦的敬仰与感慨。首句“魂魄应游沛”暗示了诗人想象中的刘邦精神依旧在沛县游荡,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接下来的“空嗟庙貌残”则描绘了庙宇的破败景象,流露出对岁月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叹。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阑干”细致刻画了庙内遗迹的衰败,斑驳的石碑和残破的壁画,显示出历史的痕迹和风雨侵蚀的无情。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
“帐幕虚风肃,松槐白日寒”进一步渲染了庙宇的寂静和冷清,微风吹过空荡的帷幕,松槐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苍老,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表达了诗人想要参拜却又犹豫的心情,这里的“儒冠”可能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反映出他对刘邦这位马上皇帝的复杂情感,既有敬仰又有自我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汉高帝庙的景象,寓含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个人身份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玉麟春晚
玉麟春晚,绿篇甘棠荫。
可是惜花深,旋移得、翻阶红影。
朱帘卷处,如在古扬州,宝璎珞,玉盘盂,娇艳交相映。
蓬莱殿里,几样春风鬓。
生怕逐朝云,更罗幕、重重遮定。
多情绛蜡,常见醉时容,萦舞袖,蔌歌尘,莫负良宵永。
风入松·少年心醉杜韦娘
少年心醉杜韦娘。
曾格外疏狂。
锦笺预约西湖上,共幽深、竹院松窗。
愁夜黛眉颦翠,惜归罗帕分香。
重来一梦觉黄粱。
空烟水微茫。
如今眼底无姚魏,记旧游、凝伫凄凉。
入扇柳风残酒,点衣花雨斜阳。
风入松·霏霏小雨恼春光
霏霏小雨恼春光。
烟水更弥茫。
昨宵把酒高歌处,任一声、鸡唱清江。
憔悴杏花如许,情怀应似东阳。
宿酲犹在莫传觞。
消闷苦无方。
几时玉杵蓝桥路,约云英、同捣玄霜。
冷落黄昏庭院,梦回家在三湘。
风入松·东楼烟重暗山光
东楼烟重暗山光。
春意堕微茫。
小红嫩绿匀如剪,黯无言、云渡澄江。
没处与人逍遣,倚兰情寄斜阳。
共君今夜举清觞。
投老各殊方。
痴儿官事何时了,恨花时、潘鬓先霜。
唤取客帆聊住,将予同下潇湘。
凤皇台上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
玉管灰飞,云台珥笔,东君飚驭将还。
又正是、霜花□剪,梅粉初干。
窈窕红窗髻影,添一线、组绣工闲。
潇湘好,雪意尚遥,绿占群山。
应思少年壮气,贪游乐、追随玉勒雕鞍。
更化日舒长,赢得觅醉谋欢。
老去桑榆趁暖,任从教、潘鬓先斑。
犹狂在,挥翰快写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