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湖(dōng hú)的意思:指东边的湖泊,也用来比喻在东方的某个地方。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践履(jiàn lǚ)的意思:脚踏实地地走路,比喻勤勉努力,不懈怠。
九老(jiǔ lǎo)的意思:指九位年纪很大的老人。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中九(zhōng jiǔ)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关键时刻。
自当(zì dāng)的意思:应该,理应
- 翻译
- 在洛阳九老之后,有一位隐士超然出众。
这次离去想必能轻松自在,一直以来确实太过辛劳。
他将回归东湖,享受宁静生活,南浦之地则会成为他的灵感源泉。
但他仍然挂念边疆的匈奴,家乡的山河还未得到应有的赞美。
- 注释
- 洛中:洛阳。
九老:指德高望重的老人们。
后:之后。
林下:指隐居之处。
一人高:形容某人地位或声望突出。
自当佚:自然应当轻松。
诚:确实。
独劳:独自劳累。
东湖:湖泊名,可能象征平静生活。
践履:行走,引申为生活。
荐风骚:献诗文以颂扬。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里可能代指边境事务。
家山:故乡的山河。
未可褒:还未得到应有的赞美。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忧虑。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这两句开篇便以洛阳九老的故事为背景,九老是古代著名的隐逸者,而诗中的“我”却选择了独自一人在树林之下,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高"字用得好,不仅形容身体的高大,更有精神上的超然。
"此去自当佚,向来诚独劳。" "此去"指的是未来,"当佚"即隐逸的生活,而“向来”则是过去,“独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辛勤努力感到孤独和疲惆,这里有对比,也有自嘲。
"东湖归践履,南浦荐风骚。" "东湖"与"南浦"可能是诗人隐居之地的指代,“践履”、“荐风骚”则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匈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常常威胁中原王朝的安全。即便身处隐逸之地,但心系国事,这种关怀显示了诗人的胸襟和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向往归隐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对国家大义的牵挂。这正是中国古代士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武归汉
仗节来归汉,麒麟万古图。
艰难曾使虏,慷慨有臣苏。
雁信传何有,旄残齧已无。
拜恩趋凤阙,挥涕忆龙湖。
日月依新主,风沙失故吾。
一官才属国,揽卷为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