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尚 友 轩 宋 /张 镃 作 乾 无 如 八 老 诗 ,古 今 模 思 更 求 谁 。渊 明 次 及 寒 山 子 ,太 白 还 同 杜 拾 遗 。白 傅 东 坡 俱 可 法 ,涪 翁 无 已 总 堪 师 。胸 中 活 底 仍 须 悟 ,若 泥 陈 言 却 是 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老(bā lǎo)的意思:指八个老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
白傅(bái fù)的意思:白白地浪费了辛辛苦苦所付出的努力。
陈言(chén yán)的意思:指陈述的言论或意见已经老旧过时,不再适用或有价值。
次及(cì jí)的意思:次及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次第及到”,指按照顺序一一到达,没有落下。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涪翁(fú w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状态。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山子(shān zǐ)的意思:山子是一个指代山的词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优点或特征。
拾遗(shí yí)的意思:拾取遗失的物品。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寒山子(hán shā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寒冷的山区孤独生活,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贫苦、与世隔绝。
- 注释
- 无如:无人能及。
八老:指诗人八老(具体身份未知,可能指代某位或多位著名老诗人)。
模轨:模仿、典范。
谁:指代其他诗人。
渊明:陶渊明。
次及:仅次于。
寒山子:唐代隐士寒山子。
太白:李白。
杜拾遗:杜甫,曾任拾遗官职。
白傅:白居易。
东坡:苏轼。
俱可法:都值得学习效仿。
涪翁:黄庭坚,字涪翁。
总堪师:都值得尊敬为师。
胸中活底:内心的真知灼见。
悟:领悟。
若:如果。
泥:拘泥。
陈言:陈词滥调。
痴:愚蠢。
- 翻译
- 无人能及八老的诗才,古今诗歌典范还有谁能追寻?
陶渊明其次,寒山子紧随其后,李白与杜甫同样卓越,
白居易和苏东坡都值得效仿,黄庭坚则无人能出其右,
内心深处的理解还需自己领悟,如果拘泥于陈词滥调则是愚蠢。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文学传承的深刻领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作者无如八老诗,古今模轨更求谁”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文学生活中寻找可供学习的典范感到困惑与无奈。
接着,“渊明次及寒山子,太白还同杜拾遗”进一步展开了这种对文学传统的追溯和思考。诗人提到“渊明”即曹操的儿子曹丕,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次及寒山子”指的是陶渊明,两位都是中国古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代表了高贵和清逸的文学精神。紧接着提到的“太白”李白与“杜拾遗”杜甫,是唐朝诗歌的巅峰之作,无需多说。
第三句“白傅东坡俱可法,涪翁无巳总堪师”则将视野扩展到了宋代的文学巨匠。其中,“白”指的是北宋时期的诗人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著称;“傅”即傅岩,是北宋初年有名的文学家,擅长诗词;而“东坡”则是苏轼的别号,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政治人物。这里强调了这些文学大家都是可以学习的典范。
最后,“胸中活底仍须悟,若泥陈言却是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会与个人创造之间的平衡态度。他认为即便是丰富的文学遗产,也需要通过个人的理解和内化,而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前贤文学成就的敬仰,还透露出对如何在传统与个人创造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
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
海客市中烟起处,江僧阁外雨来时。
船归杳霭唯闻橹,店隐苍茫不见旗。
回首南朝今几寺,可堪重咏牧之诗?
寄钱塘诸故人
年少客名都,狂游每共呼。
荷深筝在舫,竹静矢鸣壶。
明月潮千里,残阳雨半湖。
故人能念否,欢意近来无。
送顾别驾之边郡
故人虽尽别,相去独君赊。
缘路云千堠,临边树一家。
渡江船载马,到馆烛惊鸦。
莫叹孤城废,春来尚有花。
戏和徐七见寄卧闻邻槽酒声之作
春泻邻槽入夜闻,远疑泉响隔松云。
题诗为问醒眠客,几滴还能醉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