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蓝 田 山 庄 唐 /宋 之 问 宦 游 非 吏 隐 ,心 事 好 幽 偏 。考 室 先 依 地 ,为 农 且 用 天 。辋 川 朝 伐 木 ,蓝 水 暮 浇 田 。独 与 秦 山 老 ,相 欢 春 酒 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考室(kǎo shì)的意思:指考试时的考场,也泛指考试。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辋川(wǎng chuān)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合作,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相欢(xiāng huān)的意思:彼此相互欢喜、喜爱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幽偏(yōu piān)的意思:幽偏指的是地方偏僻、荒凉、幽静的地方。
- 翻译
- 仕途生涯不是隐居为官,内心更偏好清静偏远。
选择居室首先依据地形,从事农业则顺应自然。
早晨在辋川伐木劳作,傍晚用蓝河水灌溉田间。
独自与秦岭为伴终老,春酒面前共度欢乐时光。
- 注释
- 宦游:仕途中的游历或官场生活。
吏隐:指身为官吏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幽偏:幽静偏僻的地方。
考室:选择或建造居室。
依地:根据地势条件。
为农:从事农业劳动。
用天:利用自然条件,这里指顺应天时。
辋川:地名,位于陕西,此处代指田园生活的地方。
伐木:砍伐树木,此指田园劳作。
蓝水:清澈的水流,可能指具体的河流,也可泛指灌溉用水。
浇田:灌溉农田。
独:独自一人。
秦山:指秦岭,中国中部的山脉,这里象征自然和隐逸生活。
相欢:相互欢愉,享受彼此的陪伴。
春酒:春天酿造的酒,也泛指美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不满,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宦游非吏隐"表明诗人并非官员,而是主动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心事好幽偏"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喜好,喜欢这种清净而又偏僻的生活。
"考室先依地"一句,说明诗人在选择隐居之处时,是根据自然环境来决定的,他首先会考虑房屋所依附的地形。"为农且用天"则表明他不仅仅是隐逸,还参与农业劳动,并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
接下来的两句"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描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早晨在辋川砍伐树木,傍晚时分则在蓝水边浇灌农田。这两种活动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态度。
最后一句"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当地老者共同享受春日美景,饮酒畅聊的情景。这里的“秦山老”可能是指居住在秦岭地区的一位长者,与诗人关系亲密,共同分享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日就饮正仲东皋草堂候月
郁伊不自释,薄暮出东城。
小春媚馀旭,林筱各含晴。
园蔬为我摘,一壶聊共倾。
坐久华烛至,俄巳素月生。
徵云笼绛霄,皓魄尚流赪。
仰视众星没,繁霜宁夜横。
衔杯对良友,赖此达吾诚。
于中既鲜缺,何假逐浮名。
人生非金石,意气徒营营。
不见初生景,须臾坠西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