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鞍马(ān mǎ)的意思:鞍马是一个指代骑马的动作,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姿态或能力。
大武(dà wǔ)的意思:指勇猛的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耕犁(gēng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教驯(jiào xùn)的意思:教育和驯化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驯狎(xùn xiá)的意思:
(1).谓驯顺可亲近。《梁书·孝行传·韩怀明》:“有双白鹤巢其庐上,字乳驯狎,若家禽焉。”《旧唐书·褚旡量传》:“俄有羣鹿驯狎,不復侵害, 旡量 因此终身不食鹿肉。”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孙尔异驯虎》:“已而虎长,竟驯狎如家畜。”
(2).亲近。 唐 皇甫冉 《答张諲刘方平兼呈贺兰广》诗:“野性难驯狎,荒郊自闭门。”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初虞世 和甫 ,名士善医,公卿争邀致,而性不可驯狎。” 章炳麟 《五无论》:“假令政权堕尽,则犬马异类,人犹驯狎而优容之,何有於人类。”
(3).谓赏玩抚弄。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中龟》:“门人 王守中 ,又欲刻碑以传,召匠者攻石,石中得一龟,日在几案间驯狎,如是百日。”野牛(yě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野性、粗犷、不驯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异域风情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未负耕犁未服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农具的意象,暗示了这片土地的原始与未被现代文明彻底改变的状态。接着,“谁教驯狎入栏收”一句,引出了一种意外的和谐,即原本自由自在的动物被人类驯养,进入了人类的领地,这种转变既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番儿自惯无鞍马”中的“番儿”指的是当地土著居民,这一句描绘了他们与马匹的自然关系,没有依赖于鞍马的辅助,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性。“大武山头捉野牛”则将视角转向了对野生动物的捕获,通过“捉”字,不仅表现了狩猎活动的紧张与挑战,也暗含了人与自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的复杂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异域社会中人与自然、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俗画卷,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深刻思考的艺术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