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御 制 祀 后 土 宋 /寇 准 临 晋 迎 清 跸 ,灵 坛 备 克 禋 。荐 诚 祠 后 土 ,求 福 为 蒸 民 。展 义 王 猷 远 ,推 恩 庆 赐 均 。千 官 陪 汉 祀 ,万 国 奉 虞 巡 。仗 卫 明 初 日 ,郊 原 丽 上 春 。花 飞 函 谷 路 ,柳 暗 大 阳 津 。宿 麦 深 藏 雉 ,柔 桑 远 映 人 。河 流 回 二 陕 ,山 势 壮 三 秦 。箫 鼓 闻 睢 上 ,旌 旗 过 渭 滨 。天 声 惊 远 野 ,兵 气 慑 边 邻 。在 镐 皇 欢 洽 ,横 汾 睿 藻 新 。周 南 惭 滞 迹 ,空 想 属 车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气(bīng qì)的意思:指军人的气势和战斗精神。
车尘(chē chén)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时所扬起的尘土,比喻行动迅速。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恩庆(ēn qì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恩情感到庆幸和感激。
二陕(èr shǎn)的意思:指两个人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国奉(guó fèng)的意思:国家赏赐的俸禄。
函谷(hán gǔ)的意思:函谷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山谷,比喻隐居的地方或难以进退的境地。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横汾(héng f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傲慢、自负的态度或举止。
后土(hòu tǔ)的意思:指皇帝或君主的尊称。
欢洽(huān qià)的意思:形容人们在交流、谈话中互相欢乐愉快、意见一致。
回二(huí èr)的意思:
改志,二心。指改嫁。《太平御览》卷四四一引 晋 杜预 《女记》:“二寡妇者, 淑 也, 昺 也。 淑 丧夫守寡,兄弟将嫁之,誓而不许,为书曰:‘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列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迴二之行。’”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空想(kōng xiǎng)的意思:指思想空虚,脱离实际,缺乏实质内容的想象。
灵坛(líng tán)的意思:指心灵高尚的地方,也比喻有灵性的人。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气慑(qì shè)的意思:用强大的气势和威力震慑住对方,使其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清跸(qīng bì)的意思:清除障碍,消除隐患
求福(qiú fù)的意思:寻求好运或幸福
柔桑(róu sāng)的意思:形容人柔弱而坚韧,如同桑树一样能够屈曲而不折断。
睿藻(ruì zǎo)的意思:睿智才华出众的人
三秦(sān qí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秦国,泛指古代中国的北方地区。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属车(shǔ chē)的意思:指人贪图享受,沉迷于车马等物质享受,不思进取,不务实际。
宿麦(sù mài)的意思:指宿在麦田中的鸟儿,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居住或停留。
天声(tiān shēng)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声音或动静。
推恩(tuī ēn)的意思:推恩指推举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担任官职,以回报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王猷(wáng yóu)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能卓越。
渭滨(wèi bīn)的意思:渭滨是指渭河的岸边,用来形容地处边远、贫瘠的地方。
想属(xiǎng shǔ)的意思:指思考、推测时的归类和归属。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展义(zhǎn yì)的意思:表达出深刻的意义或价值观念。
仗卫(zhàng wèi)的意思:指依靠武力保卫和捍卫。
蒸民(zhēng mín)的意思:指统治者对百姓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 翻译
- 临晋城迎接圣驾,灵坛准备祭祀大典。
向地神献上虔诚,祈求福祉给百姓。
弘扬仁义王道深远,广施恩惠赏赐公正。
众多官员陪同汉朝祭祀,万国敬奉王者巡游。
仪仗队伍照亮清晨,郊外春光明媚。
花儿飘飞于函谷古道,柳色浓郁过大阳渡口。
成熟的麦田深处藏有野鸡,柔软的桑叶映衬行人。
黄河绕过陕西,山势雄壮显三秦大地。
箫鼓声在睢水上传来,旗帜飘过渭河岸边。
天子威严之声震惊远方,军威震慑边境。
镐京欢腾,皇帝睿智的诗篇新鲜出炉。
周南之地感叹滞留,只能遥想圣驾扬起的尘埃。
- 注释
- 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道戒严。
克禋:严肃而虔诚的祭祀。
后土:地神。
蒸民:百姓。
王猷:王者之道。
庆赐:恩赐。
汉祀:汉朝的祭祀活动。
虞巡:王者的巡游。
仗卫:仪仗队伍。
郊原:郊外平原。
函谷路:古代关隘名。
大阳津:古代渡口。
宿麦:熟透的麦子。
雉:野鸡。
三秦:泛指陕西地区。
箫鼓:乐器。
睿藻:皇帝的明智诗篇。
滞迹:停滞不前的事迹。
属车尘:随从车辆扬起的尘埃,象征帝王出行的壮观场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和御制祀后土》,描绘了皇帝临晋举行祭祀后土的盛大仪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礼仪的庄重与宏大,以及对百姓福祉的祈求。诗中既有对祭祀过程的描绘,如“灵坛备克禋”、“荐诚祠后土”,也有对皇恩浩荡的歌颂,如“推恩庆赐均”、“万国奉虞巡”。沿途景色如“花飞函谷路”、“柳暗大阳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还借景抒怀,通过“河流回二陕,山势壮三秦”展现了地域的雄浑壮丽,而“箫鼓闻睢上,旌旗过渭滨”则传达出皇家仪仗的威严。皇帝的出行不仅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文治武功的荣耀,如“在镐皇欢洽”、“横汾睿藻新”。
最后,诗人以“周南惭滞迹”表达自己未能亲历此盛事的遗憾,只能在心中追忆那远去的车尘,流露出对盛世气象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尽展抱负的感慨。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皇家盛典、寄托个人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