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子(bào zǐ)的意思:指报纸或书报的简称,也可引申为消息、信息。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寒窗(hán chuāng)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坐在窗前读书,比喻艰苦的学习过程。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流滑(liú huá)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行动流利、圆滑。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 注释
- 溪流:形容水流顺畅。
番湖:特定的湖泊名称。
春:春季。
船轻:船体轻盈。
砚:写字工具,砚台。
家近:家距离近。
书频:频繁地寄送书信。
山雨:山中的雨。
寒窗:寒冷的窗户。
宠珍:珍视,宠爱。
灯火夜:夜晚的灯火。
报子:回报,思念的对象。
倚门亲:倚靠门扉等待的人。
- 翻译
- 忽然觉得溪水流畅如丝,番湖边草木仿佛预示着春天来临。
因为船轻,携带文房四宝变得容易,家虽近,却因频繁寄书而显得亲密。
山中的雨声如同离别的低语,寒冷的窗户下我独自珍视时光。
只在夜晚的灯火下,我思念你,如同报答你倚门等待的深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兄长或朋友将要远行求学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人物行动的刻画,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以及对于书信往来的期待。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两句,写出了随着季节的变化,溪水变得更加流畅,而湖边的草木也开始萌发新绿,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这里的“顿觉”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景物更新的敏锐感受。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两句,则转向人物行动,诗人劝慰离别者带上轻便的行囊与写字用的砚台,暗示学业之重,同时也透露了对亲人的思念,希望能够多收到家中的书信。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两句,通过对山雨的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离合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感同身受。最后,“寒窗”二字,则勾勒出一位独处的书生形象,这种环境似乎更增加了一份孤寂。
“但于灯火夜,报子倚门亲”两句,诗人表达了在夜深人静之时,只有借助微弱的灯光,才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亲切。这里的“倚门”形象,让读者联想到书信所传递的情感联系,是远方游子与家人之间精神上的依靠。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学业、友情以及家庭之爱的重视,同时也表现了离别之痛与对书信往来的深切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徐刚中醴陵少府于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然六室奇怪求诗以纪之醴陵多丁氏令威之后云
重重翠筱蔽溪湾,石烂松枯不记年。
但见桃花浮绿水,有时独鹤下青田。
自然六室流钟乳,别隐三阶出洞天。
身在故乡人不识,秪应徐令是丁仙。
刘元翁索赋雩都孙氏梅轩
冰天叫镝交西湖,断桥鹤去迷烟芜。
清时水月日入弄,欷歔三十馀年无。
秋声一夜生寥廓,晨门喜堕云中啄。
江南所少非秀才,谁信泰山今不索。
庭前皴树占百弓,相与岁寒为春风。
嚼烂楚人二十五,对花一笑千愁空。
世间佳境本有数,更有玉堂在何处。
大庾曾长老瞒欺,旁皇不敢窥门户。
主人轩上即送申,飞香射影到幅巾。
雪龙背上暗摸索,何如满身也带梨花树下云。
八月初四夜池上
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离离。
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
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
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
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
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
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