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以闲云为背景,形象地写出僧人居住的环境,"房虚湿翠屏"暗示了山间空气湿润,翠绿的屏风也增添了禅意。童子归来,采摘傍晚的果实,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自然;客人来访,僧人暂停诵经,展现出僧人的待人接物之道。
月落西山,峰峦渐暗,"千峰黑"的景象富有诗意,龙归白水,可能象征着僧人的修行或山水之间的神秘传说,"腥"字则带出一丝神秘和深沉。最后,诗人表达自己关上寺门,无事一身轻的状态,与外界隔绝,只有草木与他共享这份静谧,"草木共冥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禅宗思想的融入。
朝登崇山,言策其马。白云孤飞,亲舍在下。
望彼白云,悠悠其思。思亲云远,曷能来归。
浮云在空,变态无迹。吁嗟季子,滞于行役。
昔之未返,忧心孔殷。今尔既还,笑语欣欣。
有斑其衣,有白其发。再瞻再拜,慰尔契阔。
跻彼堂矣,称彼觞矣。亲之康矣,乐无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