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谢太傅”与“鲁诸生”进行类比,表达了对阮元的赞誉之情。
“从来谢太傅;只似鲁诸生。”这句话首先提到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士谢安,他以才学和政治智慧著称,后世常以“谢太傅”作为文人雅士的象征。接着,“只似鲁诸生”则将阮元与古代的学者鲁诸生相提并论。鲁诸生是孔子门下的一位学生,以其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而闻名。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意在强调阮元不仅拥有深厚的学问,还具备谦逊的品质,如同古代学者一般。
整句诗通过“从来”与“只似”的转折,既肯定了阮元在学术上的成就,又赞扬了他的人格魅力,使得赞誉之情更加饱满且富有层次感。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对阮元个人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暗含了对其品德修养的赞赏,是一首既典雅又蕴含深意的赞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
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
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
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
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
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
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
空余商岭客,行泪下宜春。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
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
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唐·徐铉】国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清风来望苑,遗烈在东藩。此日升缑岭,何因到寝门。天高不可问,烟霭共昏昏。夏启吾君子,周储上帝宾。音容一飘忽,功业自纷纶。露泣承华月,风惊丽正尘。空余商岭客,行泪下宜春。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彩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1667c6964196000431.html
秋日泛舟赋蘋花
素艳拥行舟,清香覆碧流。
远烟分的的,轻浪泛悠悠。
雨歇平湖满,风凉运渎秋。
今朝流咏处,即是白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