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分国(fēn guó)的意思:指国家分裂、瓦解。
风便(fēng bi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归风(guī fēng)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正常的状态。
国界(guó jiè)的意思:
[释义]
(名)本国和邻国的领土之间的分界线。
[构成]
偏正式:国(界
[例句]
黑龙江是中俄的国界。(作宾语)
[同义]
国境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满帆(mǎn fān)的意思:形容船只张满了帆,比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动力。
卯时(mǎo shí)的意思:卯时是一个中国古代八时辰制中的一个时辰,代表上午五点到七点的时间段。在成语中,卯时常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明前(míng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的时期或状态。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桑树(sāng shù)的意思:比喻为人忠诚、恪守信义。
四极(sì jí)的意思:指极端、极度。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中分(zhōng fēn)的意思:指将某事物分为两半或平分某物。
- 翻译
- 虽然四方极限与天地共存,但昼夜交替的前后却难以预知。
西方世界还在星辰的照耀之下,东方大地已经度过了寅卯时辰。
在浩瀚的大海波浪中划分国界,扶桑树的底部便是天边的边际。
即便是帆船满风,归途顺利,到达岸边仍需等待一年的时间。
- 注释
- 四极:指世界的四个方向的极限。
二仪:指天地,即宇宙的天地两极。
晦明:黑夜和白天。
前后:时间的顺序,这里指时间难以把握。
西方:地理上的西方。
星辰下:表示夜晚,星辰照耀的时候。
东域:东方的地域。
寅卯时:古代时辰名,大约相当于凌晨3点到7点,表示时间已早。
大海浪中:比喻广阔的海域。
国界:国家之间的边界。
扶桑树:神话中的树木,象征遥远的东方。
天涯:极远的地方,喻指世界的尽头。
满帆:帆船充满风的状态,比喻条件有利。
归风便:顺风,利于归航的风向。
到岸:到达目的地。
隔岁期:隔一年的时间,形容旅程漫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日本的境况,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时间流转的描述,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远行者的祝愿。首句“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强调了天地间日月更替的不易察觉,从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远行者所面临的未知。
接着,“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通过对东西方时间差异的描写,凸显了空间距离感。这里将天文现象与时间联系起来,更深化了送别之情的沉重和长久。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则具体表达了远行者跨越海洋,离开大陆,踏上异域的壮阔场景。"扶桑"指的是日本,"天涯"则象征着遥远和边际之地。
最后,“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表达了对归航者顺风而行的祝愿,同时也透露出即使一帆风顺,也需要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地,从而强调了送别之情的复杂和长远。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作者对于远行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其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