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中杂兴·其二》全文
- 注释
- 不惯:不习惯。
山中:山里。
夜月寒:夜晚的寒冷月光。
满窗:整扇窗户。
树影:树的影子。
藓花乾:苔藓和干枯的花朵。
移床:移动床铺。
近壁:靠近墙壁。
不敢卧:不敢躺下。
恐是:恐怕是。
龙蛇之屈蟠:龙蛇般的弯曲盘绕。
- 翻译
- 我不习惯山中的寒冷夜晚,满窗都是树影和干枯的苔藓花。
我将床移到墙壁附近却不敢躺下,怕是会有龙蛇在蜷曲盘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感受月光的景象。"不惯山中夜月寒"表达了对山中夜晚清冷月色的一种不习惯,暗示着诗人可能是从热闹或温暖的地方来到这片宁静的自然环境。此句既描写了外部景色,也流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满窗树影藓花乾"则生动地展现出窗前树木投射进室内的清晰影子,连同墙面上的苔藓和枯萎的花朵一道,被月光照耀得干燥而显。这个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静谧与荒凉,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春天过后,生命力度过巅峰后的衰退。
"移床近壁不敢卧,恐是龙蛇之屈蟠"则透露出一种超自然的忧虑。诗人将床移至墙边,生怕夜间可能潜藏着神秘力量,比如传说中的龙蛇,担心它们在月光下活动,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安宁。这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山景的细腻描绘,勾勒出一种既美丽又带有几分超验恐怖感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