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嗜蛤蜊》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螺师和蚌蛤为喻,暗示了唐代文宗皇帝对某种事物的特别喜好。"螺师蚌蛤类"形象地描绘了他与这些海洋生物相似之处,可能暗指他对蛤蜊的喜爱达到了极致。"大唐天子心"则点明了诗的主题,文宗作为天子,他的喜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嗜好即深信"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蛤蜊的热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喜好,更是一种深深的信仰或执着。最后,诗人引用"南无观世音",这可能是佛教用语,将文宗对蛤蜊的痴迷与宗教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他对蛤蜊的追求中可能带有某种精神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隐晦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揭示了文宗皇帝对蛤蜊的独特情感,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深层次寓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路难二首·其一
奉君琉璃杯,酌君琥珀酒。
听我高歌行路难,使君悲欢两无有。
君不见瞿塘水险天下无,扁舟夜过捷吹嘘。
蚕丛鸟道削如壁,驽骀经行百无失。
王良能谙六马情,十二衢中似镜平。
不知一旦生轗轲,鸾车辐折马尽惊。
吁嗟世事难自料,或有鬼神司权衡。
仪秦口辩周张吃,逢时皆可取公卿。
劝君酒,君莫辞,富贵荣华自有时。
长山王同年学博过访因谈醴泉寺赠以小诗
君家长白山,中有醴泉寺。
垂老不能游,笑我缘何事。
君今访我来,更复谈清致。
一泉生峰顶,乱流到平地。
范公读书堂,四时有苍翠。
岂惟山水佳,其人亦相似。
名高齐鲁间,羡君从早岁。
同榜称白眉,词林为赤帜。
地灵人亦杰,相传岂无谓。
礼闱久抱屈,复罢催租吏。
横经向何所,人文观盛世。
崇卑不足论,所贵有胸次。
酌君一杯酒,相看各意气。
白云逐君来,使我生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