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僧诗和曾子唯·其三游僧》
《十僧诗和曾子唯·其三游僧》全文
明 / 黎景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振衲离萧寺修途寄远踪。

渡芦江月破,飞锡岭云冲。

不记归来路,常闻到处钟。

旧时方丈外,西向几枝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西向(xī xiàng)的意思:指向西方发展,表示追求新的事物或改变现状的意愿。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修途(xiū tú)的意思:通过修行达到道德境界或者学问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别寺庙,踏上长途旅行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渡过芦苇覆盖的江面,穿越云雾缭绕的山岭的壮丽画面。"振衲离萧寺,修途寄远踪",开篇即点明了僧人离开宁静的寺院,踏上充满未知的旅程。"渡芦江月破,飞锡岭云冲",通过“月破”与“云冲”,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在月光下渡江,以及在云雾中行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不记归来路,常闻到处钟",表达了僧人对归途的淡然态度,以及沿途寺庙钟声的陪伴,暗示了僧人的修行之路。最后,“旧时方丈外,西向几枝松”,以“几枝松”为景物,象征着僧人内心坚定的信仰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未来的归宿可能与自然和谐共存。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旅途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黎景义
朝代:明

黎景义(一六〇三—一六六二?),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猜你喜欢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

(0)

病起

竹风带雨作秋声,半睡惟闻鸟雀争。

老病衰残惟骨立,白头看镜不须惊。

(0)

就客饮时担酒去,见鱼游处拨萍开。

(0)

永别

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

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

(0)

解连环

素书谁托。嗟鳞沈雁断,水遥山邈。

问别来、几许离愁,但只觉衣宽,不禁消薄。

岁岁年年,又岂是、春光萧索。

自无心、强陪醉笑,负他满庭花药。援琴试弹贺若。

尽清于别鹤,悲甚霜角。

怎似得、斜拥檀槽,看小品吟商,玉纤推却。

旋暖熏炉,更自炷、龙津双萼。

正怀思、又还夜永,烛花自落。

(0)

借虚翁涌金门城望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其三

时光迅速走双轮,忽忆前朝事已陈。

门外难交骑马客,竹边惟结话诗人。

生来岂羡陶朱富,老去宁甘原宪贫。

处世自怜浑不解,江山聊助笔头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