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馀泽归何处,坐对寒烟意未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碑石(bēi shí)的意思:指具有历史、纪念或象征意义的石碑。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断简(duàn jiǎn)的意思:指事物被切断或中断,不完整或不连贯。
高丘(gāo qiū)的意思:高丘是指高耸的山丘,比喻地位或才能出众。
古风(gǔ fēng)的意思:指古代的风格、氛围或风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民有(mín yǒu)的意思:指人民共同拥有的财产、权益。
鸟雀(niǎo què)的意思:鸟的种类。
蚴蟉(yòu lià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刻薄、吝啬、小气。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啸台(xiào tái)的意思:指高声呼喊、大声叫喊。
喧啾(xuān ji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遗德(yí dé)的意思:指父辈或前人留下的美德或优良品质。
有古(yǒu gǔ)的意思:有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表示某事物的历史悠久、古老、有历史价值。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名为《读苏伯修滋溪文藁》。诗中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古代文明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城郭千年落照红”,以夕阳映照下的古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高丘往往道西东”描绘了山丘在日落时分的轮廓,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引人遐想。
“非因断简垂遗德,谁识先民有古风。”这两句转折,从具体的景物转向对古代文明的思考。断简残篇虽已破损,却留下了先民的道德与风尚,让人得以窥见往昔的智慧与精神。
“蚴蟉龙蛇碑石坏,喧啾鸟雀啸台空。”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碑石比作蜿蜒的龙蛇,虽已破败,但其蕴含的历史痕迹依然可见;鸟雀的鸣叫则反衬出古台的空寂,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不知馀泽归何处,坐对寒烟意未穷。”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深沉思考,余韵悠长,似乎在问:那些曾经的辉煌与智慧,如今又流向何方?而他本人,则静静地坐在那里,凝视着寒烟笼罩的景象,思绪万千,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陕府王建司马
司马虽然听晓钟,尚犹高枕恣疏慵。
请诗僧过三门水,卖药人归五老峰。
移舫绿阴深处息,登楼凉夜此时逢。
杜陵惆怅临相饯,未寝月前多屐踪。
送沈鹤
家楚婿于秦,携妻去养亲。
陆行千里外,风卷一帆新。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
芜城登眺作,才动广陵人。
送安南惟鉴法师
讲经春殿里,花绕御床飞。
南海几回渡,旧山临老归。
潮摇蛮草落,月湿岛松微。
空水既如彼,往来消息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