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题书(tí shū)的意思:指在书籍、文章或作品中提出问题或思考某个问题。
天亲(tiān qīn)的意思:指亲近天地、与天地相通,形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陟屺(zhì qǐ)的意思:指一个人在职位上逐级晋升,层层攀升。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学浩的《夜起》表达了深沉的亲情感慨。首句“眼前有著尽天亲”描绘出眼前亲人众多,如同天伦之乐,然而接下来的“为子无时已缺伦”则揭示了作为子女的无奈,因为忙碌或别离,时常感到无法充分履行孝道。诗人通过“丰祭岂能胜薄养,寸心那得报三春”表达出对厚养薄葬的反思,认为即使祭祀再丰富,也比不上日常的关爱与陪伴,而寸草之心又怎能报答父母如春天般的养育之恩。
“当年陟屺嗟游子”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离家远行,对游子的思乡之情深感同情;“此日题书署老人”则感叹如今自己已步入老年,只能通过写信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屈指此身多歉事,每怀明发涕沾巾”直抒胸臆,诗人自责生活中有许多遗憾,每当想到这些,不禁在黎明时分泪湿衣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未能尽孝的遗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载轻寒
载轻寒、低鸣橹。
十里杏花雨。
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
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
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
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
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木兰花慢·折秦淮露柳
折秦淮露柳,带明月、倚归船。
看佩玉纫兰,囊诗贮锦,江满吴天。
吟边。
唤回梦蝶,想故山、薇长已多年。
草得梅花赋了,棹歌远和离舷。
风弦。
尽入吟篇。
伤倦客、对秋莲。
过旧经行处,渔乡水驿,一路闻蝉。
留连。
漫听燕语,便江湖、夜语隔灯前。
潮返浔阳暗水,雁来好寄瑶笺。
高阳台·石笋埋云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
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
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
仅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
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
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
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