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枕词·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鸳枕词(其三)》由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世界。
首句“花间雨过梦回时”,以自然景象开篇,雨后花间的清新氛围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暗示着主人公在梦醒之后,仍沉浸在那份短暂而美好的情境中。这里的“花间雨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象征着情感的洗礼和净化。
次句“漫有愁心一枕知”,则转折至内心情感的流露。尽管外界环境美好,但主人公的心中却滋生了愁绪。这一句通过“一枕”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愁绪如同梦境一般,只能在心中独自品味,无法与外人分享。这种孤独感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层次。
接下来,“君自清光比初月”,将主人公的情感比喻为初升的月亮,纯净而明亮,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等待与期盼。这里“君”字既可指代心中的某个人物,也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将情感比作初月,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某种期待或爱情的渴望,以及这份情感的纯洁与美好。
最后一句“祇应三五待佳期”,点明了这种情感的性质——它是一种对特定时刻、特定情境的期待,即“佳期”。这句话不仅深化了前文的情感主题,还暗示了主人公对于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与等待。通过“三五”这一数字,既体现了时间的短暂与珍贵,又蕴含了一种浪漫与神秘的色彩,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月圆之夜,寓意着团圆与美满。
整体而言,《鸳枕词(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梦醒后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渴望与等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世界的细腻与丰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