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树(bǎi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宾幕(bīn mù)的意思:指客人离开后,主人收拾宴会场所的帷幕。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称觞(chēng shāng)的意思:指举杯祝酒,也指举杯敬酒仪式。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公堂(gōng tá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或审判场所。
寒饥(hán jī)的意思:指贫穷和饥饿。
后知(hòu zhī)的意思:事后才知道,事后才觉察到。指人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化行(huà xí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有所改变,转化为更好或更高尚的状态。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诏(nán zhào)的意思:南诏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也用来形容一个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地方。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生愿(shēng yuàn)的意思:指人生的愿望或志向。
寿域(shòu yù)的意思:指人的寿命或生命的年限。
我私(wǒ sī)的意思:指个人私利,忽视公共利益。
午阴(wǔ yīn)的意思:指正午时分的阴凉处,比喻处境艰难、陷入困境。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儒臣为百姓辛劳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祝福。首联“五十儒臣两鬓丝,政缘赤子切寒饥”以五十岁的老儒臣形象开篇,两鬓斑白,正因关心百姓的温饱问题而操劳。颔联“化行南诏同中国,道在西铭觉后知”赞扬了儒臣推行教化,使边远地区如南诏与中原文化相通,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的深远影响。颈联“宾幕梅花春意早,公堂柏树午阴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暗示着儒臣的政绩如同春日之早,带来生机与希望。尾联“偕跻寿域苍生愿,载拜称觞岂我私”表达了对儒臣能带领百姓共同迈向长寿之境的祝愿,同时也表明这种成就并非个人私欲,而是为了广大民众的福祉。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颂扬了儒臣的高尚品德和为民服务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鼎仪世贤问予病目
药裹长随老杜居,全凭坐客诵方书。
岩前激电空闻烂,屋上繁星顿觉疏。
遥望未能知匹马,不祥幸免见渊鱼。
诗家善谑坡应尔,旅馆清斋泽也如。
似说北门春色近,试分东壁夜光余。
烦君漫举卢仝事,此事非予却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