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吞齐并相割争,石城几阅凡与荆。
袁粲虽死固未死,褚渊俨生何谓生。
吁嗟德险守鉴兹,及其守兹则已晚。
百雉(bǎi zhì)的意思:百种珍禽鸟。
埤堄(pí nì)的意思:指人们对于自己的家乡、故土充满深情。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层巘(céng y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层次繁多、错综复杂。
大帝(dà dì)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权威至高的人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缔搆(dì gòu)的意思:缔搆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结合、连接、联合。
地利(dì lì)的意思:指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形地势适宜。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风利(fēng lì)的意思:风利形容风势猛烈,刮得很快。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势头强劲。
何谓(hé wè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意义或定义。
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建置(jiàn zhì)的意思:
亦作“ 建寘 ”。1.扶植。《左传·昭公七年》:“吾子取 州 ,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 丰氏 也。”
(2).建立;设置。《汉书·武五子传赞》:“后遂命将出征,略取 河南 ,建置 朔方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夫树犹亲戚,土犹士民,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唐 柳宗元 《四门助教厅壁记》:“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极,其建置之道弘也。” 清 江上蹇叟 《通番之始》:“若其地理之分合,建置之沿革,则均不详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时所谓‘国’本是等于部落的意思,所谓‘封建藩卫’也不过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种殖民部落而已。”
(3).建造;兴建。 唐 李翱 《与本使请停率修寺观钱状》:“若将兴之,是 苻融 、 梁武 皆为 仲尼 、 周公 也;若将废之,阁下又何患其尚寡,而復率其属合力建置之也?”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表》:“前知州 李詔 在任日,重修宣圣庙,建置学舍数十厦。”
(4).犹建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宋 端平 间, 真西山 参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5).设施。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谢表》:“事体一同所职,而建置各有攸司。”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然敝会同志无权无势,一切建置皆白地起造,无有凭借。”
据地(jù dì)的意思:据地是指在战争或斗争中占领并巩固一定地域,以便进行后续行动。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省方(xǐng fāng)的意思: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师风(shī fēng)的意思:指教师的品德风范和教育方式。
石城(shí chéng)的意思:石头建成的城堡,比喻坚固牢固的防御工事。
完善(wán shàn)的意思:完善指事物达到完整、完备、无缺陷的状态,也可以指修正、改进,使事物更加完美。
孝陵(xiào líng)的意思:指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也泛指对长辈的尊敬和关怀。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雉埤(zhì pí)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超过了一般水平,出类拔萃。
舟师(zhōu shī)的意思:舟师是指乘船的军队或船队。形容人多而庞大的队伍。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这首《石城歌》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石城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守土之人的警示。
首先,诗人以“依岩捍江据地利,建置缅怀吴大帝”开篇,将石城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追溯其建立之初的雄伟与战略地位,缅怀了吴大帝的功绩。这种历史的回顾,既是对石城过去的赞美,也是对过往英雄的敬仰。
接着,“舟师风利不得停,一片降帆遂由出”两句,通过描绘舟师在风平浪静时无法停留,最终降帆的情景,隐喻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命运的无奈。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赋予了诗歌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学意味。
“宋吞齐并相割争,石城几阅凡与荆”则进一步展示了石城所在地区自古以来的纷争不断,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的“凡与荆”,分别指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体现了石城作为战略要地的长期争议。
“袁粲虽死固未死,褚渊俨生何谓生”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生命价值的思考。袁粲虽已去世,但其精神并未消逝;褚渊看似活着,却可能已经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力。这种对比,深化了对人性和历史的洞察。
“省方偶此经层巘,百雉埤堄犹完善”描述了诗人偶然经过石城,发现城墙依然坚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保存完好状态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反思。
“孝陵缔搆想当年,金川门开瞥转眼”通过孝陵和金川门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孝陵的建造与金川门的开放,都只是瞬间的事情,而历史却在不断地向前推进。
最后,“风雨中,晦明宛,右顾兴悲应不免”表达了面对自然与历史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吁嗟德险守鉴兹,及其守兹则已晚”则是对后人的警示,强调了道德与守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人的警醒和期待。
齐桓假仁义,晋文亦如之。
纷纷战国君,剧戏真小儿。
美哉汉东平,为善日孳孳。
三监与七国,国亡身亦隳。
李唐不足道,诸王恣豪痴。
淫荒讵知耻,俗乐手所持。
嗟予固无似,嗣秦沗藩维。
愿言崇令德,刘苍其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