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牍(bǔ dú)的意思:指补充文件或书籍的文字内容,也比喻补充事实或证据。
豺虎(chái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或事物。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分民(fēn mín)的意思:指分割、分裂人民,使人民团结分散,互相对立。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绘图(huì tú)的意思:绘制图画,描绘图像。
郊坰(jiāo jiōng)的意思:指郊外的土地或田野。
流浪(liú làng)的意思:形容失去家园或固定居所,四处漂泊无依。
谋国(móu guó)的意思:为国家谋划策略,筹谋国家大事。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黔黎(qián lí)的意思:指黑暗、昏暗的夜晚。
入告(rù gào)的意思:入告指的是被告发或告发他人的行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手实(shǒu shí)的意思:指能够实际行动,具体落实的意思。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有分(yǒu fèn)的意思:有区别、有差别
招携(zhāo xié)的意思:招募、吸引人才或朋友,使其归附自己
-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六)》由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荡时局中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联“十年谋国事招携,清野频经补牍题”,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长期关注与努力,以及在动荡时期频繁参与补救国家事务的忙碌状态。这里“招携”二字,既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态度,也暗示了国家治理中的复杂局面和艰难挑战。
颔联“土有分民城内外,生随流浪水东西”,进一步描绘了战乱背景下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状况。土地被分割,百姓被迫在城市内外、河流东西间流浪,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苦难。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难民逃亡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颈联“魂摇乍觉离豺虎,手实俄惊录大鸡”,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人民在动荡时期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在“离豺虎”的隐喻中,诗人将战争中的敌人比作凶猛的野兽,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争威胁下的惶恐与无助;而“录大鸡”的比喻,则可能暗指在混乱中失去秩序与方向,生活变得杂乱无章。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和生活困境。
尾联“谁为绘图持入告,郊坰元亦是黔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为国家绘制蓝图,向外界传达真实情况?诗人或许在思考,即使在偏远的郊野,普通百姓也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命运同样值得关心和关注。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整体局势的担忧,也体现了他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综上所述,《闻变(其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与期待。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