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办装(bàn zhuāng)的意思:装饰或布置。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大有(dà yǒu)的意思:非常有希望、有前途、有发展。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皋伊(gāo yī)的意思:指高山深谷、荒凉之地。
共济(gòng jì)的意思:
(1).谓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宋书·沉攸之传》:“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 ,意与公合。故宜会同。且委用属吏、量派夫役,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
(2).犹言互相帮助。 唐 杜甫 《诸葛庙》诗:“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清 吴伟业 《阆州行》:“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鼓枻(gǔ yì)的意思:鼓励、激励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黄巾(huáng jīn)的意思:指反抗统治者、进行起义或暴动的人群。
饥驱(jī qū)的意思:饥饿驱使,形容因饥饿而被迫采取行动。
禁中(jìn zhōng)的意思:指被禁止进入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被限制或禁止的事物。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颇牧(pō mù)的意思:指人有很高的才能,能够在某一领域内超群出众。
豕突(shǐ tū)的意思:指猪突,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冲出来。
投林(tóu lín)的意思:指投靠敌对势力或敌对国家,背叛自己的国家或团体。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中知(zhōng zhī)的意思:指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真相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蒙赐佐枢环召别石斋兄兼怀诸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投林又复赋翩鵻”以“投林”比喻归隐,“翩鵻”则借指自由飞翔的鸟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蜡屐东山未可为”,借用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有归隐之意,但现实却难以实现。
“大有皋伊海内望,敢云颇牧禁中知”两句,通过引用古代贤臣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有才学,但在朝廷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黄巾豕突如游釜,赤子饥驱亦弄池”描绘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以“黄巾”、“赤子”等形象,生动地刻画出百姓的苦难生活,同时也暗含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评。
最后“鼓枻中流需共济,邛须也恐办装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面对困难,携手前进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时间紧迫感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