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全文
宋 / 尤袤   形式: 古风

举世溷浊中,谁当见底

崎岖行道,谁贵平如坻。

安得□□美,如此一池水。

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溷浊(hùn zhuó)的意思:混乱、不清晰、杂乱无章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翻译
在污浊的世间中,谁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崎岖的太行山路上,谁又会珍视平坦如砥的道路。
如何能寻找到那份纯洁美好,就像这一池清澈的水。
在静静的小阁楼上,望着水面就能领悟这个道理。
注释
清见底:形容看得透彻。
崎岖:山路不平。
平如坻:像河中的平地,比喻平坦。
美:美好的品质或景象。
一池水:清澈的池塘。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辽阔。
小阁:小型阁楼。
视水:通过观察水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心灵澄明的追求与赞叹的诗。开篇"举世溷浊中,谁当清见底"描绘了一幅混沌不明的世界景象,诗人在寻觅能看透尘世真相的人。接着"崎岖太行道,谁贵平如坻"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平坦大道和高洁品格的向往。

中间两句"安得□□美,如此一池水"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诗人赞美了一池清澈见底的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最后"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则描绘了诗人在一座幽静的小阁中,通过观察水的态势而领悟到生命和宇宙的哲理。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在纷扰复杂的现实中寻找宁静与真理的心声。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充满哲思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作者介绍
尤袤

尤袤
朝代:宋   字:延之   号:遂初居士   生辰:mào)(1127年—1202年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猜你喜欢

送申凫盟并呈殷伯岩

几月依燕寺,萧条客念归。

送君怀往路,昨日雪花飞。

蓟北连沙戍,漳南老蕨薇。

寄言殷伯子,招隐故心违。

(0)

秋日和李玉庵韵

望中秋色淡,倚槛自依依。

渐薄雪难定,将还鸟倦飞。

酒狂思旧社,官拙想初衣。

却愧陶居士,初来便赋归。

(0)

黄牛峡

三朝三暮滩声转,短拍长歌出水齐。

白雁书难过梦北,清猿泪不到巴西。

江连断峡风威壮,云逐荒台雨色迷。

客路不堪搔首伫,黄陵月冷鹧鸪啼。

(0)

述乱

先皇御天宇,圣德靡不周。

英谋乘末造,百职嗟未修。

贼凶祸竟烈,率士戴同仇。

宫车不忍听,社稷沦浮沤。

鸱张窥宝箓,逆毒播神州。

三光黯失色,五岳撑齐愁。

万乘东方来,自天降貔貅。

一鼓克关甸,长驱抵燕幽。

电扫欻雷崩,群孽载奄刘。

八荒幸弛愤,九庙亦濯羞。

吊伐协天机,仁义匪弓矛。

嗟晋越西鄙,实维冲贼喉。

封豕又巢穴,歇遽释兜鍪。

跨河遂收崤,不啻触蚁丘。

元憝稽天诛,长瞻血泪流。

(0)

感秋·其一

遂有矜秋意,空庭落小凉。

晚花浓刺日,病叶堕先霜。

爽动宜雕鹗,骄腾问犬羊。

郊原最愁寂,沥酒对苍茫。

(0)

集汉阳王怀人亦世邸中

楚水云荒过雁声,檐花细雨落芜城。

同裳昔日犹侨札,异国人间几弟兄。

梦断衡阳天一握,话残梼杌烛三更。

无端翠袖扶残醉,泪湿湘娥未忍倾。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